台湾的国文考试题——大家来试试啊!

作者:佚名  时间:2006/7/18 21:59: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329
      中央警察大学警佐班第十八期消佐班第一期入学甄试试题
  科 目:国  文
  项事意注
  1.本试题分为作文、公文及国学常识测验三部份。
  2.作文部份占四十分,公文部份占二十分,请在「国文科试卷」上作答。
  3.国学常识测验部份占四十分,均为单一选择题,共二十题,每题后面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然后用2B铅笔,将答案卡上同一题号答案位置长方格范围涂黑。答对者每题得2分。(答案卡上第二十一题至第六十题空着不用)
  4.本试题纸空白处或背面,可作草稿纸使用。 本试题共3页
  壹、作文题  
  四十分题目: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说明:
  一、文体文言、白话不拘,惟应分段并使用标点符号。   
  二、字迹不可潦草。   
  三、字数不得少于五百字。 
  贰、公文题  
  二十分题目:试拟内政部警政署函所属各警察机关,希加强对利用网际网络犯罪情事注意文。
  说明:一、采三段式公文格式书写。   
  二、须使用标点符号。   
  三、字迹不可潦草。 
  参、国学常识测验题  四十分
  一、「当时大家都吓得(  ),还有谁敢挺身而出?」此句话中的空格,最适宜填答下列何者:
  (A)顿足捶胸 (B)前仆后继 (C)怒发冲冠 (D)缄口结舌。
  二、以下何诗句适合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形容:
  (A)操斧伐柯,其则不远。(诗经‧豳风‧伐柯)
  (B)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C)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眺)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三、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下列字组何者属于「指事」:
  (A)上、下 (B)车、马 (C)日、月 (D)老、考。
  四、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  )。」(论语‧子路)空格中文字为:(A)大事不成 (B)胡作非为 (C)民无所措手足 (D)忘恩负义。
  五、下列之句出自屈原‧渔父,何者为是:
  (A)新浴者必弹冠,新沐者必振衣。 (B)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C)新沐者必浴,新弹冠者必振衣。 (D)新弹冠者必沐,新振衣者必浴。
  六、下列何者非孔子所谓之益友:
  (A)直友 (B)善柔之友 (C)多闻之友 (D)谅友。
  七、对于孟子「四端」之说,下列何者叙述为非: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彬彬之心,礼之端也。 (D)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八、白居易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所谓「蜗牛角上」是比喻:
  (A)摇摆不定 (B)所争者小 (C)时光短暂 (D)难图大事。
  九、下列何书为蒲留仙的作品: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
  十、方苞‧左忠毅公轶事中「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此处「眦」的意思为:
  (A)眼屎 (B)眼镜 (C)眼眶 (D)眉毛。
  十一、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始」是指:
  (A)柳氏第一次于游玩中有了心境的新感受。
  (B)柳氏被贬永州后,第一次出游。
  (C)柳氏第一次爬山所体验的乐趣。
  (D)柳氏第一次感受到被贬的沧桑。
  十二、老残游记中写老残在明湖居听书,提到白妞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此处以飞蛇为喻,是指:
  (A)王小玉唱腔的旋转出奇 
  (B)王小玉的身段有如蛇腰。
  (C)王小玉的秋波流转如飞蛇 
  (D)王小玉的妙舌转动如簧片。
  十三、如果要表示邪恶势力不易彻底消灭,可以用下列何语:
  (A)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百足之虫,冻而不僵。 
  (D)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十四、如果要比喻深入事物的本体,方能体验深刻,可以用下列何语:
  (A)春风不度玉门关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春江水暖鸭先知。
  十五、如果要形容一个人别有用心,可用下列何语:
  (A)醉翁之意不在酒 
  (B)穷则变,变则通 
  (C)乐莫乐兮新相知
  (D)机关算尽太聪明。
  十六、古文字资料中所指的「金文」是指:
  (A)黄金篆刻 (B)铜器铭文 (C)金科玉律 (D)缯书帛文。
  十七、若以干支来纪日,由「甲子」至「癸酉」一共是:
  (A)十二日 (B)十日 (C)七日 (D)五日。
  十八、下列何者为歌仔戏的主要曲调:
  (A)都马调 (B)昆腔 (C)皮黄腔 (D)梆子腔。
  十九、流行语中的「顶客族」是指:
  (A)讲究高消费品味的青少年 (B)追求红顶招牌的商人
  (C)具双薪但没有小孩的夫妻 (D)追逐名牌生活的族群。
  二十、下列何语曾被连横用来形容台湾周围的海洋:
  (A)浊浪排空 (B)阴风怒号 (C)群山万壑 (D)婆娑之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