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名言话“三诀”
作者:陈孝春 (安徽霍邱第三中学) 时间:2006/8/23 21:43:2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91
三余——三国魏人董遇治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三到——南宋哲学家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多——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治学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文章,多和朋友商量。
三心——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三借——世界著名大文豪高尔基创作时有“三借”:借哲学形态化为思想,借科学形态化为假设的理论,借文学形态化为形象。
三鼎足——作家丰子恺打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圆满的人格像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个足。对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这三者支撑着一个“大写的人”。
三味药——胡适先生曾对毕业生赠言,谈到人生需要“三味药”: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
三要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不可缺一。
三不怕——鲁迅先生常常提到,在学习上要发扬“三不怕”精神:不怕慢、不怕落后、不怕失败。
三种境界——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次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次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次第三境也。
三种学风——数学家苏步青倡导“三种学风”:严肃、谦虚、刻苦钻研。
三个方法——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成为科学家的。
三大原则——法国天文学家戴布劳格林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为“三大原则”:广闻、多阅读、勤实验。
三个步骤——法国文学家卢梭把读书分为“三个步骤”,即储存、比较、批判。
三个头脑——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作过如下幽默风趣的比喻;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本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三个要素——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旅程的尽头有成功。
三大暗礁——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告诫青年人说: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的三大暗礁。
三样东西——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道梅尔曾这样提醒人们,有三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回来的:射出去的箭,说过的话,度过了的日子。
三此主义——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读书时要求自己“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做之事由此身担起,此时应做之事由此时去做,此地应做之事在此地完成。
三个品质——俄国文学批评家、作家车尔雪尼夫斯基曾这样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