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行走

作者:刘虎  时间:2006/10/12 6:36: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5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了“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的观点。这里所说的两套大纲,一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另一是指课外阅读和其 他资料来源。这就是说不同智力背景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大纲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给不同的学生科学地确立不同的目标,这样,可以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对此,我感触颇深。
  在以前国家只颁发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那样会导致不同智力背景的学生有吃不饱和吃不好 的现象。对此,国家现在已经颁发了新的《课程标准》,我在教学中就按照《新课程标准》 的精神,运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套大纲理论,根据不同智力背景的学生科学地确立不同的学 习目标 当然,我给他们确立的不同目标,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而决不让学生知道,否则会 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
  一 对于知识面狭窄书本上的最基本的知识都搞不清的同学, 我给他们确立的第一步目标是抓基础知识,尽量开拓视野,象这些学生,我是首先让他们把 课本学好,学好书中的字、词、句、文的理解分析,看一些简短的有趣味性的故事,以激发 他们的阅读兴趣。作文方面只要求他们能将句子写通,没有错别字,知道分层即可以。当然 随着他们水平的提高,我给他们确立的目标也不断变化。  
  二 对于那些只读课本,不进行 课外阅读的学生,我给他们确立的目标则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开拓视野,当然阅读应当 是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他们通过阅读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这种阅读可以 称之为给学习知识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可以开拓视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对于 这些学生,我则要求他们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作文必须要达到语言流畅,中心明确,条理 清晰,结构完整。
  三 对于那些学课本轻松有余,而喜欢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我给他们 提出的目标是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对老师和书本知识不要过分迷 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新的独到的见解。在写作方面,则要求他们不仅 要语言流畅精练,还要注意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选 材,还要求他们要在“新”字和“巧 ”字上下功夫,并鼓励他们向校学生刊物《驿站》投稿。我任教的两班就有郑爽、张雨、张笑柳许多同学的作品被录用。
  正因为我对不同的学生科学地确立了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信心向着 自己的目标在努力,从而使我任教的班级学语文的风气浓,学语文的兴趣高,每个学生 的思维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人格的独特性。”那么怎样来唤起他个人人格的独特性呢?这就要我们对学生多加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一点我体会也很深,2004届我班的张平慧和李彬两位同学是初三重组班级时分到我班的,这两位同学的综合成绩较差,张平慧经常表现出辍学的举动,而李彬由于 举止与众不同,思维和想法很独特,被班级同学和部分老师认为是有智障的学生,就是这样 的 学生,我都是从不放弃,尽量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通过批改作文,我发现张平慧的作文 不是很差,于是便寻找机会,将她的一篇作文进行了详细的改动,然后让她重新抄后贴在班 级“作文擂台赛”的攻擂位置,这一做法,令她极为震惊,她喜不自禁,从此以后,她便喜欢上了语文,并渐渐爱上了学习,今年中考语文成绩是116分,而李彬同学,我也是尽量寻 找他的闪光点,他想通过异常举动引起别人注意,可在班级反而被同学们瞧不起,他上课经 常说一些与该堂课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想拿什么书就拿什么书出来毫不顾忌。对于这样的 学生,我通过周记了解到他动手能力较强,热爱小制作,他自己能制作小型电动赛车,小型电动帆船,对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电风扇、机械钟等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他在一篇作文中还清晰地写出了火车的运行规律和机车内部构造原理,通过这些我发现这位同学根本不是其他老师所说的智障,他有着独特的才能,我在班级向其他同学介绍他的才能,并对他大 加赞赏,还把他那篇介绍火车的作文在班级读了一遍,这一做法,在班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对李彬同学真是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人瞧不起他了,而李彬同学更是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对语文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年中考语文成绩是110分。
  以上两例让我深知,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对学生应多加表扬,这样才能唤起他个人人格的独特性,才能挖掘出他内在的潜能。
  总之,无论是在教学中采用两套大纲,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目标,还是以表扬为主来唤起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人格的独特性,我都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他们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