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能有几多义

作者:不详  时间:2006/11/24 22:12:1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69
  提起鼎,就会想起司母戊鼎,那是方形四足的。其实鼎大多是圆形三足两耳的。《说文》释义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九鼎成为夏商周的传国之宝,保存在建都之地。鼎在古代居青铜礼器之首。从古至今,鼎以不同的意义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现就“鼎”的不同意义逐一诠释。
  一、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钟鸣鼎食”一词,意思是击钟列鼎而食。多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人声鼎
  沸”一词,鼎沸即鼎水沸腾。人声鼎沸是指喧闹、混乱,也用来比喻人心浮动或形势动荡。而“鼎镬刀锯”中“鼎”的意思就是在鼎中将人烹煮而死,泛指酷刑。
  二、以鼎为传国之宝,可引喻为王位、帝业。“问鼎”一词的典故是这样的:春秋中期,周王朝渐衰。周定王元年,楚子率军到达洛水旁,并在那里进行军事演习。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子,楚子问王孙满周鼎的大小轻重。楚子问鼎,有觊觎王室、篡夺王权的野心。“问鼎”多用来比喻预谋篡夺政权。后来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三、比喻重臣之位。范晔的《后汉书》中的“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鼎就有权位的意思。人们把“鼎鼐调和”拿来比喻处理国家大事。鼎大为鼐,在鼎鼐中调和各种味道,后来大多指宰相职责。
  四、从鼎的本身可引申为重。霸王扛鼎便是说项羽力大无穷,后来用“力能扛鼎”说明力量大。用“一言九鼎”来形容一句话起到很大的作用。“鼎言”也就是有分量的言论。
  五、从鼎的本身可引申为显赫、盛大。左思的《吴都赋》有“其居则高门鼎贵”句,此句中“鼎”即是显赫之意。“鼎甲”一词指的是豪门望族或科举考试名列一甲的前三人(状元、榜眼、探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鼎力相助”一词,表示请托或感谢。“鼎力”是敬辞,也就是大力。“鼎鼎大名”中的“鼎鼎”即盛大的意思。此外,“鼎鼎”还有表达“磋跎”的意思,如陶渊明的“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六、从鼎的三足引申为三方力量。 “鼎立”就是三方势力对立。“鼎峙”也有此意。“鼎足之势”讲的也是三方面分立。
  七、鼎可作动词“建立”。“革故鼎新”,《易经》释义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可见鼎的意思是建立。
  八、鼎还有“正、正当”的意思。如《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鼎”作“正”讲。“鼎盛”即正当兴盛或精力充沛之时,鼎就有“正当”的意思。“春秋鼎盛”就是正当壮年的意思。
  九、可解为“用于焚香的香炉”。蒲松龄的《促织》:“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此句中的“鼎”作“香炉”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