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006中国骄傲”颁奖词
作者:不详 时间:2007/3/2 17:31:1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209
主要事迹:2004年5月14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幢楼房突然起火,两名群众被困在七楼不足30厘米的窗台上。北京市消防总队西直门中队李晓辉和战友两进火场,几经周折找到被困者,李晓辉在几乎令人窒息的浓烟中将维系正常呼吸的面罩让给了被困者,最终将两人成功救出。
颁奖词:一个那么自然而极易忽略的细节,却说明了一切。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递给两个被困群众的一刹那,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把生命的优先权无私地赠予他人,这一馈赠既是对消防队员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我们心里。
二、获奖人: 陈淑秀 “生命绝响”(湖南资兴市坪石乡昆村欧家组)
主要事迹:2006年7月14日下午,受“碧利斯”影响,资兴市普降百年未遇的暴雨,险情迅速逼近东江湖畔村庄昆村,在洪水逼近的危急关头,陈淑秀冒着生命危险敲开了一户又一户的村民的家门,后其被洪水冲走。她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大多数村民的生命。
颁奖词: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书写的方式是一声声急切而深情的呼喊。这成了那个山洪肆虐的夜晚最动听的声音,一个山村的生命因此而得以存续。年幼的儿子从此经常仰望天空找寻妈妈,他也在世间从此多了太多的亲人——毕竟,妈妈已经将全部的爱和关怀播撒人间。
三、获奖人: 朱燕珍“天梯”(上海市静安区万春街)
主要事迹:2006年4月3日深夜,上海市静安区万春街突发大火,十几户人家瞬间淹没在火海中,几十条人命即将被烈火和浓烟吞噬。这时,住在火灾现场附近的70多岁老人朱燕珍搬出了自家的木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考虑被大火殃及的危险,没有顾及重病在床的老伴,以老人无比的智慧,保证了几十条生命的安全。
颁奖词:熊熊烈焰中,一个耄耋老人用一个破旧班驳的木梯搭就了一座拯救生命的桥。三十多条鲜活的生命由此挣脱死神,到达生的彼岸。这段发生在上海小弄堂的传奇,象一首蜿蜒跌宕的歌,值得我们长久吟唱。智慧始终是勇敢的最佳伴侣,老人拯救生命的努力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她的急中生智则足以赢得我们双倍的掌声和礼赞。
四、获奖人:李函泽、赵佳龙“拯救眼睛”(河北省保定市前进小学五年级一班)
主要事迹:2006年1月28日,家住天鹅路的8岁男孩赵帆在燃放鞭炮时脸和眼部被严重烧伤,当时正在附近的李函泽、赵佳龙两个同学发现这一意外险情后,合力将赵帆送到了保定第五医院,医生根据伤情建议,应当送往烧伤医院治疗。
李函泽让赵佳龙告诉自己家中的奶奶别着急,自己则打车送赵帆到烧伤医院,又给赵帆家长打了电话,说明了赵帆的伤情。当赵帆的妈妈赶到医院时,李函泽就悄悄离开了。由于治疗及时,赵帆的眼睛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颁奖词:为了留住一个8岁男孩明亮的眼睛,两个12岁的孩子挺身而出,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更可贵的是,他们显示了许多成年人无法企及的镇定和智慧。正是这种镇定和智慧,使“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古话,在新的时代,绽放着一脉相承的华彩。希望他们明亮的眼睛,能看见一个更明亮的世界,希望他们年轻的肩膀,能承载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让我们为这个少年英雄的乐章中,最年轻也最明亮的段落,投以我们最明亮的注目。
五、获奖人: 魏宏文 “烈火英魂”(乌鲁木齐市消防二中队消防战士)
主要事迹:2006年5月8日下午6点,新疆建筑机械场内的一所仓库突然着火,为了搜寻被困群众,乌鲁木齐消防二中队消防战士魏宏文和战友进入仓库,仓库突然发生坍塌,生死关头,魏宏文将战友推向了安全的地方,自己却没能脱离险境,英勇牺牲.
颁奖词:他的轻轻一推,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而自己却永远地留在了另一个世界,也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为了他人生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这个平凡的战士证明,只要你将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一个普通的灵魂也可以走的很远很远。
六、获奖人: 黄钦华“生死瞬间”(桂林市灵川县消防大队教导员)
主要事迹:2006年6月14日,广西桂林灵川县连日暴雨引发洪水,大圩镇毛村一村民回家途中遇险,被一棵大树挂住。灵川县消防大队教导员黄钦华随后带队赶到现场组织营救。然而,意外却发生了,一名现场群众落水,没有穿救生衣的黄钦华没有一丝犹豫,一头扎进了汹涌翻卷的泥流中……落水群众被推上了岸,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
颁奖词:他热情奔放,多才多艺,如此地热爱生活,努力地将每一分钟化作快乐向亲人、战友传递。但最终他留下的却是一份让所有人无法承受的悲伤。一切将随着那次勇敢的救援而成为遥远的绝响。作为一个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军人,他以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普通的百姓,最终成为2006年中国抗洪史诗中一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七、获奖人: 熊文清“大巴车里的背影”(江西省梨温高速公路公司玉山管理处)
主要事迹:2006年7月9日,一辆旅游大巴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发生车祸,翻进路旁两米多深的水沟中,39名乘客被困车中。一名路过的年轻人甘冒生命危险,从随时可能爆炸的车中救出了20多名乘客,后悄然离开。受困者在媒体的帮助下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这名见义勇为的英雄熊文清。
颁奖词:在他人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默默而来,用尽全力救出27人后,又默默离去。于是,肩负27个获救乘客的嘱托,寻找他的下落,几乎成为一个城市全体居民的使命。这个退役举重冠军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感人的托举,他的背影,他的手臂,他的笑容,只是许许多多无名英雄,在危难时刻,留给那些获救的生命的印象的碎片,但正是这些打动了我们心灵的特写,拼贴起一幅无声而绝美的画面,最终定格为2006年中国骄傲的动人瞬间。
八、获奖人:朱柱“最后的声音”(江苏省洪泗县双钩镇)
主要事迹:2006年7月11日下午,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朱柱在路上发现一名女子轻生,情急之下他向110指挥中心报警,甚至连话还没说完就匆匆挂线。赶到现场的民警看到,轻生女子已经被人救起,而第一个跳入水中救人的朱柱,却再也没有上来。
来城市务工的朱柱,在生命最后一刻迸发出的能量,让所有熟识他的人吃惊。这个平时说话柔弱的小伙子,用最急切的声音报警,甚至连鞋都仅仅脱掉一只就入水救人。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宛如天籁。
颁奖词:他身材矮小,体格瘦弱,其貌不扬,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面对危在旦夕的轻生女孩,却第一个跳入水中。讲述他的故事,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他最后留下的声音,和最后留下的脚印。但是,我们相信,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却是人间最美丽最高贵的礼物----人性之美。他再一次证明,英雄与容貌、金钱、地位、名气、身份无关。只有真的生命,值得活一回,只有真的生命,值得中国,骄傲的赞美。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