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ppt26
- 资源简介:
课件19张,教案约219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
2.抓取关键字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作者多角度多层次、点面结合、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综合报道手法。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总结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通过抓取关键字词句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2. 诵读动人语句,品读情感美。
教学难点:
1. 总结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的标题比较长,正标题里的短语“民族复兴”是什么意思呢?
复,是再一次的意思。复兴,对我们中国来说,就是恢复过往的荣光,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拥有自信表达的话语权。
简单回顾本单元所学,思考为什么作者说2020中国抗疫记是民族复兴史上有永久价值且值得记载的历史时刻呢?它又在民族复兴史上承载了怎样的重任?。
二、文本研读
研习活动一:速读,理思路
1、介绍钟华论
2、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概括梳理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引言部分:概说2020年的中国抗疫,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一)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引领武汉“挺”过疫情。
(二)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三)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四)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始终是抗疫坚守的价值取向。
(五)“科学防治”贯穿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始终。
(六)反思、总结抗疫的经验和教训。
(七)疫情警示: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八)总结全文,点明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3、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几个层次来报道2020中国抗疫这一事件的?
明确:第一层: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方面来揭示中国抗疫取得胜利的原因(第一、二、三节)
第二层:从理念、科学方面来探索抗疫胜利的做法(第四、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