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150字。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24分)“仁爱在心,智慧在眼。”文化厚重的风景名胜、仁人志士的优良品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理念等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恰逢学校“视频号”要拍摄主题为“继承传统•借古鉴今”的四集专题片。你作为文字编辑,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亭台楼阁】
1.(4分)下面是第一集《游览》的片首语,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每年到了这时候,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特意来苏杭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杭州西湖妙在天趣,苏州园林则贵在人工。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治宜,沿阜垒土。所植花木,新枝翠绿,老枝遒劲;所建亭榭,新巧雅致,造型古朴。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惟妙惟肖的石雕,那造型别致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无不构思精致,巧妙绝轮。
(1)请确认片首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填序号)(2分)
①络绎不绝 (A.jüé B.jué)
②惟妙惟肖 (A.xiào B.xiāo)
(2)校对片首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①因地治宜
②巧妙绝轮
【志士仁人】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答案:
(1)B A
(2)制 伦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11分)下面是第二集《精神》的解说词,请补充完成。
诗文中的情感含蓄而隽永,无数仁人志士都在践行“大丈夫”观:(1)面对山河破碎、满目凄然的衰败春景,杜甫哀吟“ , ”(《春望》),表达自己忧国伤时的思想情感;(2)面对激烈的战争,李贺高歌“ , ”(《雁门太守行》),运用典故抒写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忠心;(3)面对命运的无情打击,李清照疾呼“九万里风鹏正举。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抒发自己不输男子的豪迈气概;(4)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抒发了“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5)在西北高原上,茅盾的《白杨礼赞》,让我们感受平凡的白杨树所负有的催人奋进的力量“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 (《白杨礼赞》)”。
【文化自信】
3.(6分)下面是第三集《耕读》中的一段介绍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在挖掘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农耕文化尤其值得我们重视。②农耕文明的发展脉络,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生动彰显。③精耕细作、耕读传家的,敬天、惜地、爱粮、尚和的,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明的,直到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④注重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充分展示不同地域的多样性□充分凸显富有地方特色的个性,这是我们的文化资源,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1)请提取原稿第①句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并写在下面。(2分)
(2)原稿第③句中有三个语句排序混乱,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A.耕育道德
B.生产生活方式
C.智慧结晶
(3)请在原稿第④句中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文化遗产】
4.(3分)鲁迅评价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学巨著《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述这本书在“有趣、有益”方面的特点。(限60字内)
二、阅读(46分)
5.(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受调查居民平均夜间清醒1.4次,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