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3670字。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田畴(chóu) 教诲(huì) 深恶痛疾(è)
B.遏制(è) 蒙昧(méng) 藏污纳垢(gòu)
C.依傍(bàng) 纤维(xiān) 长途跋涉(bá)
D.婆娑(suō) 诘责(jié) 屏息敛声(liǎn)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深恶痛疾”的“恶”应读作“wù”;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3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续幕。
B.大地由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C.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D.国民党反动派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
3.(3分)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在10米台跳水决赛中,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让外国观众看得张目结舌。这样的成功源于她一丝不苟的长期训练和不折不挠的艰苦拼搏。当五星红旗又一次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一次振聋发聩地响彻全场,我们深深地为她感到骄傲。
A.张目结舌 B.一丝不苟 C.不折不挠 D.振聋发聩
4.(3分)请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观看了这部普法电影,使我班同学对未成年保护法加深了认识。
B.这封检举信以大量的事实陈述和照片佐证,控诉了他虐待动物。
C.端午节回到老家,我又见到了祖母慈祥的笑脸和那久违的乡音。
D.对于天安门广场加收门票的传闻,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做否认。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5.(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