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9730字。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8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
学完八上语文,我们掩卷而思,各种美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们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不折不挠的恢弘气势:人民解放军战士冲破重重险阻,气势锐不可当;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着惊海天,将荣誉与不朽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我们深情回忆过往,了解别样人生,洗涤心灵:任劳任怨、宽厚仁慈,一生不辍劳作的朱德母亲;步履蹒跚、神情,但又爱子深切的朱自清父亲。
我们俯瞰山河美景,品悟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山水林木,鱼鸟猿鸣,是陶弘景怡情自然的闲适自得;月光澄澈,竹影婆娑,是苏子瞻谪居黄州的复杂慨叹。我们了解前人创造技术的巧妙绝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漫步于苏州园林中,我们欣赏到一幅幅由匠师凝结成的完美图画;徜徉于《清明上河图》里,我们目睹了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行人在春寒料俏的时节长途跋涉外出踏青。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瑰宝。
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1)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锐不可当(dāng)
B.洗涤(dí)
C.俯瞰(kàn)
D.婆娑(shuō)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辍劳作
B.巧妙绝伦
C.络绎不绝
D.春寒料俏
(3)将下列各组词语填入文段中的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领略 雕刻 颓废 殚精竭虑
B.领略 镌刻 颓唐 殚精竭虑
C.领会 镌刻 颓废 处心积虑
D.领会 雕刻 颓唐 处心积虑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瑰宝,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B.这些都是我国的瑰宝,是人民智慧的结果,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C.这些都是我国的瑰宝,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D.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人民智慧的结果,是我国的瑰宝。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多音字的读音。
ABC.正确;
D.有误,“婆娑”的“娑”应读“suō”。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
ABC.正确;
D.有误,“春寒料俏”的“俏”应为“峭”。
故选:D。
2.(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
②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
③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
④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
⑤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⑥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
A.②④⑥③⑤① B.②④①⑥③⑤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①②⑥⑤③
3.(6分)卉卉对本学期学过的诗歌进行整理,请你根据提示帮她完善内容。
侧面描写 ①《三峡》中的“ , ”一句,写出了夏天江水湍急的特点,运用对比的手法,极尽夸张,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郦道元《三峡》)
化静为动 ②“ , ”一句写出了群山与平原的位置变换和推移,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传达出诗人闯荡世界的喜悦与豪情。(李白《渡荆门送别》)
视听结合 ③“ , ”一句描绘了颍州西湖岸边草色盎然,乐歌随船的美好春景。(欧阳修《采桑子》)
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
4.(4分)班级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成果汇报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络素养研究中心发布了《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随着每天上网时长的增加,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逐渐下降,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素养随年级升络印象管理能力素养随年级升高而升高。
对此,专家指出,青少年应当加强以“赋权、赋能、赋义”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