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54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2张,教育168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科书 书 名:部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
教学目标
1.借助相关资料,了解苏轼以及悼亡词相关的文化常识;
2.通过涵泳吟诵,领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之美;
3.围绕核心词句,理解诗歌中整体情感脉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涵泳吟诵,领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之美;
教学难点:围绕核心词句,理解诗歌中整体情感脉络。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梦前思量
思考探究1:“十年”之间,苏轼经历了什么?
思考探究2:明明是写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却又说“不思量”,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看似矛盾的心态,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思念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 思考探究3:苏轼写这首词时,还不到40岁,为什么会说“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呢?
一个“纵使”包含着作者的无尽想象,想象着与妻子相逢的情境,但是岁月的烟尘、情感的风尘,让“我”变的面目全非。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尘满面”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和仕途的坎坷,“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