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150字。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24分)(本大题共4小题)
1.西秦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组织了“游三秦”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研学途中的任务。
【探赏黄河口瀑】研学的第一站是壶口瀑布景区,小文观景抒情,写了一篇文章准备向校报投稿,下面是部分内容,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站在黄河口,瀑布如狂龙咆哮而出,那遒劲的水势似要冲破苍穹,其磅礴之感由忠而发地震撼众人心灵,令人难以遏制对这壮阔景象的惊叹。水珠飞溅,阳光下仿若碎玉,与河岸淤滩相衬,共绘动人心魄之景。远处,天际线与奔滕河水相融,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孩子们在河边嬉戏,欢笑声里满是纯真快乐,幸福笑窝绽于脸颊,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1)请确认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
①遒劲
A.jìng
B.jin
②遏制
A.è
B.yì
(2)校对语段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①由忠
②奔滕
2.秦岭之中山水如画,风光旖旎。这里(1)“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水交相辉映,尽显自然之美。初春,秦岭的山巅还是白雪皑皑,山下却已是(2)“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初萌,繁花点点。如果你在日暮之时远眺秦岭,还能看到“(3) ,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悠然景致。来到这里,你绝对不会产生(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的惋惜惆怅之感,而是会被这里有着极强的生命力,(5)“磨折不了, ”(茅盾《白杨礼赞》)的各种树所深深震撼,你会震撼于树木的顽强,更会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
3.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如期举行,同学们搜集了一段介绍丝路微短剧板块特色和亮点的文字,但在摘抄时不小心出了一些问题,请修改完善。
①丝路微短剧板块是一项创新举措,其特色和亮点有很多。②比如,微短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可以展现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丝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特色文化。③其次,增加这一板块因为可以激发行业内外的创意思维和创新精神,所以可以传递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④最主要的是,借助“丝路”这一文化符号,还可以丝路文化精神,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
(1)摘抄文段时,有人想删掉第②句中的限制性词语“新兴”,请结合语段内容,说说这个定语不能删除的理由。
(2)语段第③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正确的关联词写在下面。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语段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促进
B.提升
C.弘扬
4.同学们来到了自然博物馆,在昆虫展区见到了法布尔笔下那些微小而伟大的生命。
在一个昆虫展品旁,有一段摘自《昆虫记》的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他们看见在烈日烤炙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只这些足矣,剩下的由百姓们的想象去完成。于是乎,自远古以来,荆棘丛中就住满了这些传达神谕的女预言者、向上苍祷告的苦修女了。它的种种祈祷似的神态掩藏着许多的残忍习性。
这只仪态万方的昆虫是哪种昆虫?它又掩藏着怎样的残忍习性?
二、阅读(46分)(本大题共4小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秦岭横亘于我国的中东部,冬季,它阻挡西伯利亚的寒风南下,使其南侧少受寒流侵袭;夏季,东南季风气流带来的降水受到秦岭的层层挡截,难以较多地进入黄河流域,造成了秦岭以北为暖温带气候,明显不同于其南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由于这种南北截然不同的先天条件,史前时期秦岭南北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文明:一是以中原黄河流域为核心,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华北旱地农业文明,以粟作农业为主,兼营多种杂谷,辅以多种家畜饲养和狩猎等,二是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水田农业文明,以稻作农业为主,兼有渔猎、狩猎等。秦岭一方面造就了南稻北麦的中国农业文明的多样性,另外一方面也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