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24年秋季期末初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170字。
2024年秋季期末初中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在括号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展现生动的画面,是新闻特写常用的写法。《“飞天”凌空》中这一段就写得非常精彩:“还没等观众从眼花liáo( )乱中反yìng( )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 )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 )然不惊。”
2.(2分)校园内外,标语随处可见。不同的标语,语气也可能有所不同。下列四个标语中语气不同于其它三个的一项是( )
A.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B.垃圾进箱,心留余香!
C.举手之劳,尽显素养! D.此地草坪,严禁踩踏!
3.(2分)用找句子的主干的方法,有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句子的语病。试试看,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
C.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D.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
4.(8分)某名句搜集小组“分门别类辑名句”,从本学期语文课本中搜集到了下列这些句子,请你补充完整。
山川之美, ①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清荣峻茂, ② 。(郦道元《三峡》)
山随平野尽, ③ 。(李白《渡荆门送别》)
大漠孤烟直, ④ 。(王维《使至塞上》)
树树皆秋色, ⑤ 。(王绩《野望》)
⑥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芳草长堤, ⑧ 。(欧阳修《采桑子》)
5.(4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云生活”已然走进千家万户,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成为生活新常态与时代新风尚。下面是畅游星App的登陆流程图,请你用一段文字完整、连贯地向班级同学介绍此App的登陆流程。(不超过80字)
6.(2分)有一位同学通过畅游星App“云”游鄂州西山后,在App平台评论区留言,其中一句话不小心被删除,请你结合前后语境帮他补充完整。
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______________,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2分)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中“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D.这首诗以哲理句结尾,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