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9270字。
河南省濮阳市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共22分)
近几年来,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壮举频频上演,成就斐然,令世界瞩目。为此,学校团委开展“致敬航天英雄•弘扬航天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邀你参加。
1. 科技馆布置了“中国载人航天成就图文”展览,小濮抄录了展厅前言准备为其配音。请你帮助他解决以下问题。 (共4分)
前 言
宇宙苍穹,浩渺太空,承载了人类永恒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走过30多个春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肩负着中华儿女① (遨 翱)翔太空的梦想,从未改变。回顾过往历程,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书写了中国航天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辉煌历史。他们的奉献是长年累月的忍耐,是鲜血汗水的无悔付出。从蔚蓝星球飞往浩瀚星空,中国航天人的创举不断刷新记录,让人们更加坚信,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会更加行稳② (致 至)远。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你帮他选择。 (2分)
A. zài léi hān B. zài lěi hàn
C. zǎi lèi hān D. zǎi lěi hān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
① ②
2.观看了“中国载人航天成就图文”展览后,几位同学想引用古诗文在展馆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悟,请你帮他们把观后感补充完整。 (8分)
(1)小阳观看展览后,由衷地感慨道:这是中国航天人以“ , ” (《〈论语〉十二章》)般超凡定力,坚定信念,并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的辉煌成就。
(2)小语则想到,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后,当万家灯火,阖家团圆时,我们会引用“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向航天员表达无限牵挂与思念。
(3)小文认为老一代航天人用“ ,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崇高献身精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语文 第1页 (共6页)
(4)小敏在观看了航天员介绍后发现,河南籍女航天员刘洋两次叩问苍穹,出色地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四号进入空间站的任务,这情景让她不由地想到《木兰诗》中“ , ”火速奔赴战场的场面。
学习委员小田为“致敬航天英雄•弘扬航天精神”主题班会收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帮他加以完善。 (共10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3年 10月 26日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箭”已至,叩问寰宇。这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设关键阶段的一次重要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乗组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维修作业。
材料二: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一个新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难,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薄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