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3680字。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星空浩hàn_____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殚_____精竭虑,攻坚克难,征战星空,把中国的足迹留在辽阔苍穹。他们始终把使命míng_____记心间_____扛在肩上,唯独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_____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文段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翰 chán 明 juān
B.翰 dān 铭 jùn
C.瀚 dān 铭 juān
D.瀚 chán 明 jùn
(2)填入上面文段横线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逗号)
B.。(句号)
C.;(分号)
D.:(冒号)
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全国称得上智能制造的工厂大概只有5%左右,整个市场的应用空间其实非常广阔。
B.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每到暑假,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到河、湾、塘、坝去游玩。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尽快找到一本论文集或目标参考书,我经常会在学校图书馆里漫不经心地浏览。
B.这幅油画作品在勾勒轮廓的同时施以平涂的色彩,着色相得益彰,有点类似中国画。
C.这出音乐剧中,每一首歌的歌词都富有创新意识,多首歌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单品。
D.有时候,我会为了一句表述反复推敲,有时候又会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性而查阅大量资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关乎文章的质量。
4.(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B.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对山水景物描写的诗句也丰富多样,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和深刻感悟。
C.“而立”“不惑”“古稀”这些表示年龄称谓的词语,分别指“30岁”“40岁”“50岁”。
D.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5.(6分)阅读【甲】【乙】两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A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A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搭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有了气力。A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乙】
那母大虫到洞口,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B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他势猛一扑。那人不慌不忙,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B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收拾亲娘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就地掘土坑葬了,大哭了一场。
(1)《水浒传》梁山好汉们与“大虫”的渊源颇深,请从原因、结果两方面分析文中这两位好汉打虎的不同之处。
(2)施耐庵塑造《水浒传》人物善于选择“一箭双雕”的写法,使人物性格瑕瑜互见,形象更显饱满。请结合打虎好汉A或B的其他相关情节,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
6.(3分)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共享美丽家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1)请写出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