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000字。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默写
(1)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2),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馨香盈怀袖,。(《古诗十九首》)
(4),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②。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②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③之过也。使尧在上④,咎繇为理⑤,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节选自《愚公之谷》)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驹:小马。③夷吾:即管仲。④使尧在上:假使尧为国君。⑤咎繇(jiùyáo)为理:咎繇为法官。咎繇是人名。
2.【甲】文是由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列子所著,甲文的体裁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也属于这类体裁。
3.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文言现象 原文语句 解释加点字(填写文字) 释义方法(供参考)
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 (1) 【指出通假】
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词类活用 明日朝 (2) 【同类现象】
介胄之士(穿戴铠甲和头盔)
4.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告管仲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B.屠惧,投以骨(《狼》)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静以修身(《诫子书》)
5.将【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臣名之。
6.请结合【甲】【乙】两文,完成人物形象的比异求同探究单。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冬眠,动物御寒的“超能力”
①冬天来临,当人们拿出棉衣御寒时,自然界的动植物也在用它们的方式准备过冬。冬眠,就是其中颇为特别的一种。冬眠可不是简单的睡眠,它不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热门。
②生物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的冬眠历时4至7个月,为保证冬眠期间能生存下来,它们需要在入眠前以脂肪或食物的形式贮存大量能量:熊、睡鼠等动物依靠在夏、秋季积累于体内的脂肪;仓鼠、松鼠则选择在洞穴内贮存食物。
③哺乳动物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比如体温迅速下降、代谢率大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