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2820字。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9分)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并回答问题。
学习委员小洲觉得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阅读《藤野先生》,他听到了藤野先生那_____、毫无民族偏见的勉励;阅读《背影》,他看到了父亲那pán shān而又深情的身影;阅读《白杨礼赞》,他深深地感悟到中华民族那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不折不挠的气节;阅读《中国石拱桥》,他了解了中国古代那____的建筑技术。阅读激发了小洲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所以当学校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他为了参加活动,即便整天泡在图书馆也毫无倦怠之意。小洲打算以简短的语言来介绍国画的发展历程,初拟如下:
中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可考订的起源要回溯到战国时代,据资料记载,那时已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形成出现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到了隋唐时期,山水画和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五代两宋是花鸟画的成熟期。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与此同时,题bá也大为发展,获得了画家的推崇与青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及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①pán shān
②bá
③倦怠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抑扬顿挫 惟妙惟肖
B.振聋发聩 巧妙绝伦
C.抑扬顿挫 巧妙绝伦
D.振聋发聩 惟妙惟肖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B.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能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
C.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
D.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2.(3分)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国画理念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小洲找到了下面的资料,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画家于“静”中感悟,从“静”中创造。
②古人的审美经验体现为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
③进而与客体对象的统一。
④“内美静中参”,中国画的灵魂就藏在这种“内美”之中。
⑤这种状态来源于人们对自我的克制。
A.②①③⑤④ B.③①②④⑤ C.②⑤③④① D.③④②⑤①
3.(3分)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小深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听说你的邻居张爷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第二天,小深应该怎样向张爷爷转述王老师的话,请你将小深的话写下来。
4.(6分)“梳理与探究”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活动方式,小洲同学在期末考试前,对八上教材中的诗歌按照鉴赏方法进行了一些梳理,请你按照这些方法,在下面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微动涟漪, 。(欧阳修《采桑子》)
(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4)词人李清照《渔家傲》中“学诗谩有惊人句”的上一句“ ”既透露出词人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更引出了词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豪情。
(5)孟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是:居天下之广居, , 。
二、阅读(49分)
5.(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今年寒露恰逢农历九月初三,正应了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除此之外,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