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5820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默写(8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
3.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4.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一哲理可以用陶渊明《饮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读。
(二)古诗阅读(4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本诗的体裁是________,作者被尊称为________。(2分)
6.请选出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三)古文阅读(13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忍:________________ ②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