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灵武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826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 全卷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2.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不写错别字。
一、积累运用(30分)
(一)语境默写(11分,每空1分)
1.(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释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2)在思乡人眼里,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杜甫诗《月夜忆舍弟》的诗句“ ,
”就表达了这份浓浓的情感。
(3)李商隐的《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 ,
”。
(4)《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5)《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句子是“ , ”,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与后文“长烟一空, ”的澄澈景象相互映衬,展现了洞庭湖不同时分的美,进而引出迁客骚人面对此景的不同心情。
(二)成语运用(4分)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近年来,央视推出了一系列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文脉春秋》等,对大众追求诗意人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主席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① ,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甚至能矗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②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我们不应附庸风雅,面对生活中一时的窘迫,更不必③ (自愧不如别人),让诗意与我们的人生④ 传承好诗词文化,对涵养民族精神、安顿个体心灵和提高文化自信,都有重要的意义。
2.(1)填入①和④的应该是( )(2分)
A心无旁鹜 相濡以沫 B趋之若鹜 相得益彰
C心无旁骛 相得益彰 D趋之若鹜 相濡以沫
(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③处的成语。(2分)
② ③
(三)对联文化(3分)
3.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下联,完成对联,正确的选项是( )(3分)
上联: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悲喜人生众生相;
下联: , , 。
A. 香菱学诗,苦吟成痴,雅俗意趣女儿情
B. 刘备托孤,忧深且诚,兴衰国事千古思
C. 杨志卖刀,怒极行凶,善恶因果好汉心
D. 以上答案都可以
(四)语境运用(12分)
4.依据你对下述句子的理解,横线处内容,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夫人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这场“笑剧”, 。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①贾母等人则是配角兼观众 ②刘姥姥是主角,积极配合,卖力“表演”,滑稽搞笑 ③凤姐和鸳鸯是导演,有意策划,精心设计 ④众人大笑时的不同情态,各具特色,刻画细腻,历来为人所称道。
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杨靖宇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渴了,抓一把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