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21300字。
准考证号______ 姓名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3—2024学年渭源县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
(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中华文化崇尚“和”,交往处世离不开“和”。为了充分汲取“和”的思想智慧,初二年级计划以“和谐相处,携手同行”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讲解“和”之内涵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和”字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最初字形写为从龠禾声的“龢”字。《说文解字》解释说:“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也就是说,①“和”的本义是从三孔定音编管内吹奏出来的标准乐曲,用以调和各种音响。可见,②“和”字原本指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后来才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
“和”的思想可谓yuán yuǎn liú cháng,最早可以zhuī sù到上古尧舜时期,后来又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和”的理想境界。“和”文化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zhuī sù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维系】wéixì①〈动〉维持和联系。②〈动〉牵绊。③〈动〉保持不使涣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和”文化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
【乙】看到他以粗粮维系生活,我的眼泪不由地流下来。(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①中“吹奏”“标准”“音响”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 “古代乐器”“中国文化”“理想境界”三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C. 画线句②中,“古代乐器发出的”在句子中作定语,“‘和’字”是主语。
D. 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追溯,zhuī sù,意思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甲处:“和”文化对于社会稳定起到的作用是保持其不使涣散,让社会保持
◆任务二:准备宣传材料
2. 宣传组的同学想将“以和为贵”书写在活动海报上来突出主题。从下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
3. 年级邀请专家来做讲座,主题为“以和为贵——人际交往的智慧”,讲座现场要布置展板,以下是展板的备选标题。你发现其中不适用的一项是( )
A. 和为成事之根本,和为人间之至情。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同德最可嘉。
C. 合作共赢促成长,以和为贵创未来。 D. 与鸟儿同游青山,与花儿共赏蓝天。
◆任务三:撰写演讲文稿
4. 十四五岁的学生血气方刚,争胜心强,容易意气用事,引发矛盾。你准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发表演讲,呼吁大家和睦相处,友善待人。请你完善演讲稿中的两段文字。
①我们要将“以和为贵”视为青春的必修课。须知,斗则两败俱伤,和才能共进共赢。□因而,当我们争吵得面红耳赤时,应该听从“和”的召唤,心平气和地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当我们因冷战而相对无言时,应当让“和”来解开心结,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友善的微笑。
②“和”是阳光,可以融化敌对的坚冰;______,______;“和”是针线,可以缝补生活的裂痕;“和”是桥梁,可以跨越人际的沟壑!
(1)为使演讲内容更有说服力,你想要在第①段的方框内补充一段话,用以佐证“斗则两败俱伤,和才能共进共赢”,并与后文表达相连贯。下面备选内容中最适宜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