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27180字。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总分不超过10分)
(1)不以物喜,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中庭生旅谷,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家国情怀”是古诗词中常有的情思。范仲淹的“ , ”(《渔家傲•秋思》)表达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又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辛弃疾的“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词人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的雄心壮志;文天祥的“ , ”(《过零丁洋》)则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读诗词,是对自我灵魂的guàn gài( )。诗词里,有理想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热烈____理想的曹操,他吟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辞官后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龚自珍,他言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词中,有人生哲理:内心____时,李白在《行路难》中告诉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身处绝境时,陆游在《游山西村》里告诉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词一句隽永深刻,一言一语智慧通达。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不枯源流,____;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千年不衰。这样的zàn yù( )并非zì chuī zì léi( ),而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文化自信。不仅诗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己、生、葵、畔、燕、勒、汗
(2)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了北国边塞的壮丽雪景,紧接着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比作梨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漫天飞舞的美景,同时带有一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4)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沉舟、病
2.(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guàn gài ②zàn yù ③zì chuī zì léi
3.(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追赶 渺茫 川流不息 B.追赶 渺茫 奔腾不息
C.追逐 迷茫 奔腾不息 D.追逐 迷茫 川流不息
4.(2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B.诗词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C.诗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
D.诗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是丰富的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的载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校计算机社团关注到了下面的一则新闻,请你根据新闻材料完成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4500家。作为引领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