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共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16 17:53: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3800字。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______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演变和扩大,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翻开语文课本,我们相约在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中。我们深情而虔(qián)诚地回望:黄土高原上响起的安塞腰鼓,气势磅礴,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甩开羁绊展现出阳刚之美、生命之力,如雷般的鼓声戛(jiá)然而止,震憾人心;江南______村庄里的一场社戏,因为有了一群淳朴、天真的农家小伙伴的陪伴,而让“我”深深眷恋;陕北的“信天游”展现了延安浓郁的风土人情,那些真挚(zhì)朴实的情感历久弥新;在吴伯箫的笔下,一盏小小的灯笼承载着祖孙情笃、母子情深,______着孤行客的心,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更使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激发起了心中的爱国热情……
  追根溯源,这些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绎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情世故,但在______的时代潮流中,有些民俗文化已淡化消失。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崭(zǎn)新的活力。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虔(qián)
  B.戛(jiá)
  C.挚(zhì)
  D.崭(zǎn)
  2.文中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磅礴
  B.羁绊
  C.震憾
  D.人情世故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孕育    偏僻    慰藉    瞬息万变
  B.培育    荒僻    慰问    瞬息万变
  C.孕育    偏僻    慰藉    风云变幻
  D.培育    荒僻    慰问    风云变幻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4.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世界的形势,瞬息万变。。阅读经典我们会拥有棱角分明气度不凡的“精神长相”。
  ①它会穿越过去和未来的无数世纪,照亮人类历史的夜空。
  ②浮躁的心情会变得平静,晦暗的生活会变得明亮。
  ③它也总能过滤冗杂的生活尘埃,抚平我们心灵的褶皱。
  ④经典,则是时代浪潮中的定海神针。
  ⑤阅读经典,闭塞的眼界会变得开阔。
  A.④⑤②①③
  B.④①③⑤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④①③②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
  5.拆字法是一种汉字分析的方法,通过拆分和解释汉字的构造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丰富汉字的意蕴。请仿照示例,在下列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拆分,丰富其内涵。
  (句式不做要求)
  备选汉字:鸿     路     舒
  示例:千里为重,广大为庆,“行千里,致广大”饱含着重庆对所有人的美好祝愿。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6.根据《经典常谈》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下列针对《经典常谈》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之所以成为儒家经典,是因为在战国末期儒家受到阴阳家和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