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个字。
浅析青少年逆反心理
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郭晓倩
主要内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初涉人世,渴望长大,渴望被人认同。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所以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特征就是逆反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常见的逆反心理及表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关键词:逆反心理、独立意识、有效疏导、理解宽容
凡是做老师为父母的人,对于青春期孩子最深切的体会莫过于:“孩子大了,不听话了,非要跟大人拧着干!”这种青春期少年典型的特立独行和叛逆性格,其实就是青春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与父母一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弛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这样就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人们对“逆反”两字,似乎有所疑惧。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逆反心理是一个十分寻常的概念,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逆反心理以少年、青年时期为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逆反是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有内在和外部的因素。
首先,这是由人类强烈的探索欲造成的。为什么刊载小道消息的报刊特别行销?为什么狗仔队追踪成风?人们对“内部消息”的兴趣远远超过已经公开的事情。甚至连婴儿也对盖上面纱的布娃娃特别感兴趣,非要拉掉看看不可。所以对于初涉人世的青少年而言,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新鲜的,越是神秘的东西越是好奇。他们有着迫切求知的冲动,你越是藏着掩着,我越是想要知道。
其次,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他们对事物的评价能力开始成熟,不再按照家长、老师、社会宣传的标准来看待事物。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常常怀疑父母的话,固执地要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去得出自己的结论。即使事实证明长辈的话大多是正确的,但是要让少年一开始就循规蹈矩听从父母,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逆反心理还与某些外部因素有关。如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处理敏感问题操之过急。还有社会传媒对某些个性行为、奇闻轶事宣传过头、片面、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