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20个字。
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
---《安塞腰鼓》的寻美活动
《安塞腰鼓》是一篇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散文。作者通过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越的鼓点、反复的咏叹、尽情的赞颂来表现对生命、力量的诗意理解,对时代、生活的审美感受、对家乡、民族的真挚热爱。要求初一的学生准确解读它确实不容易。
阅读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阅读时及时地建立起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因而我将本课的阅读重点定为“寻美”,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美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首先,我要求学生用“我发现了 美,理由是 ”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发现了场面美。课文第7自然段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击鼓时壮观的场面,给了我美的感受。
生2:我发现了舞姿美。课文23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他们击鼓时舞姿的匆匆变幻,令人叹为观止。
生3:我发现了鼓声美。听,那隆隆隆隆的豪壮抒情、严峻思索能给人以有节奏的美感。
生4:我发现了后生美。瞧,后生们击鼓时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能给人以力量,让人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所以说是美的。
生5:我也发现了后生美。因为他们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生6:我发现了联想美。因为击鼓时能让人联想到落日、大旗、马鸣、风、千里的雷、万里的闪等等。
生7:我发现了黄土美。因为只有这么厚的黄土才能生养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所以说黄土也是美的。(学生笑)
生8:我发现了力量美。他们表演安塞腰鼓时动作都是非常有力的,能使我们感受到它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