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20个字。
议论文写作材料集锦
编辑整理:薛松建
一、读书类
1、英国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2、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4、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马南
事例:1、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当年在日本留学时,住在一个简陋的旅店里。夏天,天气炎热,成群的蚊虫袭来,简直叫人坐卧不安,根本无法看书学习。可是,鲁迅先生惜时如命,读书心切只得苦想妙法。他用被单把自己全身裹起来,再用单衣把头蒙住,只露出鼻孔和眼睛来。这样虽然汗水淋漓,但能抵住蚊虫叮咬,就可以埋头苦读,探求学问了。
高尔基在童年时爱上了读书,从此,读书就成了他最大的快乐,没有书,就到处去借;借了书,又很难阅读。有个时期,他给一个绘图师家干杂务,这家女主人只要见他读书,就骂声不绝,拳打脚踢把他借来的书撕得粉碎,每天晚上,女主人都要量上蜡烛的长度,防止高尔基夜间读书。但是,不管条件多么恶劣,高尔基总是排除困难,坚持苦读,最后终于成了一名著名的文学家。
2、孔子到了晚年取始攻读《易》,而该书是一部艰深的千古之作,废寝忘食地勤读,一遍不懂就两遍三遍,甚至七遍,成语“韦编三绝”就源于此。
二、不怕挫折类:
事例:文王遭禁,写了《周易》;孔子被困,编了《春秋》;屈原放逐,著了《离骚》;左丘明,写了《国语》……司马迁身处逆境也决心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发愤著述,经过十八年的顽强拼搏,终于在他去世前三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鲁迅称这部灿烂辉煌的巨著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道理:英国诗人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三、天才与勤奋
1、法国作家布封说:“天才就是毅力。”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天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3、鲁迅:“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
4、李时珍花了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世界文化史上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在这二十七年期间,他阅读了近千种著作,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前后做过三次大的修改,他根据上千万字的笔记材料,经过精心加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