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7700字。
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chǔ)之,行若无事。
B. 蠢笨的企鹅,胆怯(qùe)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C. 它没有婆娑(súo)的姿态,没有屈曲的虬枝。
D. 到了下流,河流反而愈流愈小,终至于干涸(gù)不见。
2.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语林啄木鸟”《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告诉记者,2006年,《咬文嚼字》要为12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电视台纠正字幕文字差错。
B.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C.胡锦涛主席15日深夜获悉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遭枪击3人死亡后,批示外交部并中国驻巴使领馆,要求巴方辑拿凶手。
D.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反对,悍然于“8.15”日本战败纪念日参拜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浮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时,物体上浮,否则物体下沉。
B.社会上就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干正事,他们敲边鼓。
C.长三角鱼米之乡的名片旧了,丢失了。稻花香里的蛙鸣,被“世界工厂”摧枯拉朽的推土机轰隆隆的声响湮灭了。
D赵教授在这次研究院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精彩之极,真可谓不刊之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的近三年的培训后,我国第一只接受野化训练的人工繁殖“祥祥”真的变野了。这标志着我国首例人工繁殖大熊猫野外培训实验获得成功。
B.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脚步,不少地方年俗渐渐消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也是人们之所以抱怨年味淡了的重要原因之一。
C.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神话,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D. 北京奥组委道路指示系统、声馆内外的指示标示和装饰、比赛时运动员及观众参赛和观赛指南等。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一个能够观察人是如何思考的仪器——大脑扫描仪摆放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的地下室内,苏黎世大学经济学家恩斯特.费尔在这里与大脑研究者和心理学家一起进行着研究。费尔是所谓的“神经经济学”领域的先驱。
这里所说的是一个还很新的专业。当我们作出经济决策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在发生着什么样的进程,近年来大脑研究者和经济学家共同对此进行了研究。费尔说:“神经经济学是人脑研究和实证经济研究的结合”。其核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一些根本问题:什么样的情形会让人们在合作时相互信任?什么样的情形会让人违反社会规范?
经济学家通过角色扮演来研究这些课题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事实表明,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举止并不像经济学家通常认为的那样。经常学家的这些理论深受“理性人”模型的影响,该模型认为人的行为间绝对理性和利己的。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作为社会生物来行动、合作并作出违背我们自身利益的决策的。
经济学家说,与神经学家的合作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产在现实情况下往往作出既不理智又不利己的行为。费尔说“我们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行为的生理基础。”对经济学家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革命。虽然对人类决策的分析一直就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但是迄今为止经济学家一直将大脑如何作出决策这一部分排除在外——对他们来主,大脑是一个还未破译的“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