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个字。
一幅宁静安谧的人生风景画
——杜甫《水槛遣心》赏读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公元七六一年,杜甫结束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得到了安身的处所——成都草堂。也许是某个春晨,或是某个傍晚,沉浸在平和安适的生活氛围中,面对着清幽静美的风光,诗人写下《水槛遣心》这首歌咏自然景物的动人诗章: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水槛,即草堂中水阁的栏杆。遣心,则是消除、排解意绪以求得心境平和愉悦之意。全诗八句,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描绘的是草堂环境、所见风光,表现的则是优游闲适的心境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联“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先写草堂远离城郭、开阔轩敞的环境,再写诗人凭栏所见之景:碧绿澄澈的江上,波光粼粼,似与江岸平齐;江边树木葱茏蓊郁,春花红艳烂漫。
颈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由远而近,由面到点,刻绘鱼戏水中、燕掠天空的动人画面:细雨霏霏,水塘中的鱼儿摇头摆尾,喷吐着水泡,活泼欢快地游上水面;春燕在微风吹拂下,展开翅膀,斜斜地掠过水蒙蒙的天空。尤其是“出”“斜”两字,体物入微,妥帖传神:雨细,鱼儿才能欢快地游到水面;风微,燕子才能轻捷地掠过天空。“出”字显出欢欣,极其自然;“斜”字可见轻盈,逼肖生动。游鱼活泼欢快的生命状态能够如此得以展示,恐怕只有在汉乐府《江南》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我们见过。而诗中“飞燕”那轻盈可爱的的姿态,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可与比肩,却决非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乌衣巷》),晏殊的“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