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80字。此份教案为今年福建省新课程改革的同步教案,教案的编写基于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互动等理念,设计较多的思考问题供师生讨论,对采用人教版课改的老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资源来源:厦门十二中 陈爱娃 E-mail:chengaiwa163.com
1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学过历史,对梁启超肯定不陌生了,谁为大家介绍一下他政坛上的功绩?
2、教师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清光绪时中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板书:(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生活时代: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
成就: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作品:《饮冰室合集》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梁实秋(1902~1988), 现代(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1902年 1月17日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以后开始写诗。在清华学习期间,与同学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