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6张。有配套的教案和学生阅读材料,非常详细。精心设计,倾情奉献。此节课为写作选修教学南京市市级公开课,于11月30日在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二(11)班开课,执教:张贞伢,点评:张方建。写作选修专题五——于细微处见精神
设计: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张贞伢 邮编:211300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锻炼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的手眼,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3、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串联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营造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在作文中如何学会细节描写,使作文丰富。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印发高考作文成功之作,让学生领悟几篇文章在细节描写上的成功之处,制作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二、优秀作文启示录:课前,我们已经看过几篇高考优秀作文,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同学们只从文章表达方式的角度回答。
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
例文一
评说:本文以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制胜。心理描写有多种方法:人物心理独白、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周围环境的衬托等等。本文综合运用了这几种方法,且随处可见,如第二段人物的神情动作与环境衬托、第三段和结尾的独白等,都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细致传神,从而传达出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感受与矛盾斗争。常言说“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于细微处见精神”,本文皆得之。
例文二
真水无香,真爱无言。更何况母亲是一位哑巴,她的爱只是默默的感染着“我”。从小的时候受人取笑,将“满肚子的委屈全撒向无辜的母亲”,从做了错事,在邻人恶毒的“不会说话,当然不会教导孩子”面前,母亲“软弱”地一跪,到“我”考上了重点时,母亲兴奋得“嗷嗷”直叫,到雪中默默等候两小时,用全身心的爱偎着尚有余温的鸡蛋,宁肯冻着,也不愿让别人歧视自己的孩子时的复杂心情,默默的母爱,浓浓的母爱,融化得又何止像“我”一样一个普通的儿子。
文章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只是通过一个个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像春雨潜入般将一份爱淌入每位读者心中,给人以爱的启发和教育,确实难能可贵。
例文三
本文以虚构方式重新安排历史,胆识过人。但是大胆的“假设”,需要有学力和才气作为“求证”的证据,文章以岳飞的第一人称视觉来叙述,显示了极强的自信。在具体情景的描写中,着眼与特定情节所激发的特定的心灵冲突,一切的感觉,一切的思绪,都被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意境中,从而为历史用心灵选择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其中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