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70字。
2006年湖南高考大作文标杆文及优秀作文选
标杆文
一、谈意气
意气,要或不要,这是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会说:“意气好啊,有意气,我们就会在气势上压倒别人,占得先机。”还有的人会说:“意气这东西,要不得啊,那是冲动,是莽撞,后果很严重啊!”其实,他们说的都没错,只是忘了一点,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所以我说:“我们需要意气,却不可以意气用事。”
大家都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做事情首先就得拿出意志和气概,意气风发,在气势上胜人一筹。看过邓亚萍打球的人都知道,她身材不高,可威慑力巨大,球台对面的对手感到这股霸气都会未战而先怯她三分。这便是意气的力量,这一起会使自己首先就处在优势地位,进而战胜对手,取得成功。如果首先便在意气上输了,要想翻盘,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须拿出最大的意志和气概。不管是在哪一领域,哪一地点,我们都需要这一点。球场势气高的一方总会打得对手毫无招架之力;谈判桌前,意气风发的人可以从容应对一切,让对方窘迫无言,这些都是明证。拥有意气,不仅是让自己更加自信,同时也是给予对手莫大的压迫感,为自己打通迈向成功的路。
然而,在社会上,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需要别人的帮助。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都是朋友的力量,意气相投的朋友。所以,拥有一个成功的团队,我们需要意气相投。这里的意气已不单纯是从意志和气概上来讲,更是人与人之间某些共同的志趣、性格。曾经称霸NBA的“湖人王朝”便有这样的意气相投的OK组合。正是两大巨星科比与奥尼尔在意气上的共通,让紫金王朝无人能敌。可同样也是因为这两个人,王朝不再,因为顶峰过后的他们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相投。所以,拥有意气,而且是整个团队的意气相投,才是一个人在团队,在社会中成功的保障。
于个人,于团队,为了成功,都需要意气,或意气风发,或意气相投,可是,意气却不是万能的,甚至有时,他还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意气过了头,那便真的是冲动,是莽撞了。冲动是魔鬼啊!不计后果的意气用事,只会使情况更加糟糕,别说成功,或许连成功的影子都见不着。
意气是把双刃剑,只有用好了,才会带给我们真正的成功。
让我们意气风发的前进,与意气相投的朋友一同,拒绝意气用事,开创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评点:文章长于议论。行文以要否“意气”开篇,引出关于“意气”的二元思考,进而将涉及“意气”的三个义项的内容整合,努力作一气贯之的讨论,榫接虽不甚圆通,略有痕迹,仍不乏见地。行文用例取材于现实的生活,而对老套的东西有所扬弃,显示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悟。全文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为充实,结构也有讲究。语言整体上于流畅中显示出一定的理性。
文章杂说三义,虽有侧重,毕竟难以深入,讨论也就停留在对开篇设问的一般性回答上,收笔亦觉匆猝。
总评:22+23+8-1(错别字)=52
二、 谈意气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王羲之这一段脍炙人口的阐述,应当是古往今来对“意气”二字最精当的诠释了吧。“意”,即心意,指人的志趣:“气”,即气概,指人的性格。知音难求,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寻觅与自己心犀相通的人,为遭遇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而欣喜若狂,这也是人之常情。
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求我唯一的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率性天真如徐志摩者,可以在二十世纪初那样一个对婚姻的态度还比较保守的年代,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无数的呵责与诟骂,毅然离婚,寻觅心中真爱,实属难能可贵。而他离婚的理由仅仅是与前妻张幼仪意气不合、志趣不投,这在当时的人们眼中看来,是不可理喻的。然而,真的有那么不可理喻吗?我坚信寻觅与自己意气相投的人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纯洁最坚定的愿望,是与生俱来年精神需求。一千多年的是儒学浸染使人们学会了遵礼灭欲,却丧失了正视自己本心的能力。我敬佩徐志摩,因为他尊重自己渴求知己与真爱的愿望,踏上了一条无比艰辛的寻觅之路。对“意气”二字的理解与崇尚,赋予了他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