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8800字。
一、
1.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积累 阻塞/塞住 商贾云集/余勇可贾
Léi lěi sè sāi gǔ gǔ
中医诊脉/脉脉含情
Mài mò
B.饮料/饮马 字帖、画帖、碑帖/妥帖、服帖/请帖、庚帖、一帖药tiě/ 流了点血/呕心沥血
Yĭn yìn tiè tiē xiě xuè
长吁短叹/吁请注意
Xū yù
吁:yù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 吁请,吁求
Xū
Yū 象声词,吆喝牲口时的声音
C.道行(比喻技能本领)Héng /内行行伍háng /树行子(hàng) 翘首/翘尾巴 一撇一捺、撇嘴、一撇胡须/撇开不管(弃置不顾)
Héng háng qiáo qiào piě piē
疾风劲草/刚劲有力 手劲
Jìng jìng
D.扎针/挣扎 钻研v/钻石n 载歌载舞/三年五载
Zhā zhá zuān zuàn zài zăi
惟妙惟肖/不肖子孙
Xiào xiào
扎:zā 捆,束:扎裤脚 量词,一扎干草
Zhá 勉强支撑 挣扎 扎挣
zhā 扎针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罗唆 水蒸汽 呕心沥血 诗性大发
啰唆(啰嗦) 气 兴
B.平添 倒记时 声名雀起 不假思索
计 鹊
C.赃款 座右铭 金榜提名 自暴自弃 题
D.愿景 局域网 竭泽而渔 迫不及待
3.
A.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B.涣然冰释: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焕然一新
C.谁执牛耳:泛指在某一方面居于最有权威的地位。(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
D.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
A.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从)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省略了介词“从”)
B.在本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刘国梁就首开中国选手输球先例,最终被排除出主力阵容。
(“首开”与“先例”重复)
C.张国立一人入选“十大”,实力不够,加上妻子邓婕,分量差不多了,就忝列其中吧。
(“忝”字一般用于自谦,不能用于他人)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定中所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不会出现逆转。
二、
5.本文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一说的新解,那么,作者不同以往的观点是()
A.以往人们以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地点在成都,但作者认为文君店卖酒之处在临邛而不在成都琴台。
(A项不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新解,而是对这句话的地点误解进行澄清,没有否定以前的“旧解”。)
B.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酒店很小,夫妻二人自为庸保,但作者认为他们开的酒店雇佣了一些小工,具备一定的规模。
(B项没有否定旧解,“新解”“旧解”的实质区别不在规模的大小。)
C.以往人们认为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但作者认为卓文君可能不在卖酒,而在酿酒。
(C项对“文君当垆”提出了新的看法,但没有涉及到“相如涤器”,不完整。)
D.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是一家卖酒的零售小店,但作者认为他们二人很可能开的是一家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
6.下面哪一项不是佐证作者“新解”的支撑材料()
A.《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尽卖车骑,买酒舍”。“酒舍”,既可以理解为卖酒的小店,又可理解为自酿自销的作坊。
B.“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可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的“酒舍”颇有规模。
(B选项与“新解”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是卖酒的“酒舍”,规模大小都是可以的,这并不与酿酒相关。) C.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精的是妇女,说明妇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D.现在的邛崃市(汉时的临邛)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酒,文君井极有可能是酿酒的取水之井。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舍”的初衷在于谋生,摆脱贫困。
B.司马相如不拘于小节,与佣人杂处劳作,颇有名士风度。
C.司马相如为追求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便于宴会时弹奏古琴,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发生在临邛的事;而成都的琴台仅是司马相如的故宅。
D.“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唯得梁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这说明统治阶级严格禁止奴仆饮酒。
(“王褒《僮约》就曾严格限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