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00字。邢小雷2007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九)
知人论世。只有充分了解名人,走近大家才能读懂他的作品,才能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为此围绕古代文学十二位巨匠的生平事迹、作品贡献、影响地位等,编写了一系列阅读与写作素材精讲精备。具体内容包括:"作家简介""成名缘由""作品在线""趣闻轶事""精彩语句""学生佳作"等。可同时解决学生阅读无方法和写作无素材的问题。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泪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李 煜:人生长恨的亡国之君 话到沧桑的词中之帝;郦道元:游祖国壮丽之山川 著宇宙未有之奇书;柳宗元:一腔心事付幽胜 多少凄楚烟水中;陆 游:万里关河孤枕梦 江声不尽英雄恨;欧阳修:白发戴花君莫笑 人生何处似樽前;欧阳修:白发戴花君莫笑 人生何处似樽前;陶渊明:孤标傲世偕谁隐 独向田园觅超然;苏 轼: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王羲之: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袁宏道:"公安派"之领袖 "性灵说"之鼻祖。
苏 轼: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山西阳城一中 邢小雷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还敢有几个人忝列其中?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 作家档案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突出成就(即苏轼对词体演进的贡献)
(1)变俗的柳永新声为雅的士大夫抒怀。 对柳永的慢词一方面改革,一方面超越。
其一,变俗为雅。
其二,变婉约为豪放。一扫过去词坛上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代之以纵横捭阖,意境博大的豪迈气象。
(2)以诗为词。
其一,以诗的内容入词。
苏轼在词的题材上有很大突破,从整体上改变词以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为主体的特征,而开始以士大夫抒情为主体,是题材上一次质的飞跃。
其二,以诗的境界入词。
以往的词内容多局限在“花间”、“樽前”、“闺阁”,词境小、狭、深;而苏词则以开阔高远的境界入词,把词从景到情都塑造成壮观的风格,故苏词表里俱刚大。在词史上,李煜柳永对词开阔之在深,苏词开阔之在大,故词境之大自苏轼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