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
如何做到形象丰满
要做到形象丰满,就要通过具体的描写,调动各种语言手段,去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使所写的人物有血有肉,“立”起来,“活”起来,富有感情,跃然纸上。做到这一点具体方法如下:
(1)注意描写,彰显个性
写人,最重要的是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即所写的人物,必须是具有独特性感的“这一个”。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揭示了创造的一个原则;最好不出声。“不出声”当然不是指不表达,而是指怎样表达。这个原则对于写人文章来说,可以这样理解,不要动辄给人物下判语(一般表现为滥用抒情和议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物流于概念化;应该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包括语言和心理)来说明一切。所以,一篇成功的写人作品,往往注重描写,在描写中彰显人物独特的个性,同样,在阅读这些文章时,我们也不能把头脑中固有的模式套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而应该客观地从作品本身出发,通过对人物描写的揣摩,把握人物丰满的个性。有些同学写人物容易模式化、概念化,因此必须在描写上下工夫。描写的角度很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描写的方法也很多: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想像、联想、对比、渲染等表现手法从侧面描写。《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课文,在描写人物方面都很值得借鉴。
(2)包容残缺,立体写人
世界上最完美的事物,总是与局部的残缺或不足相统一。写人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包容“残缺”,客观地展示人物“不足”的一面,则所刻画的人物不仅比所谓“高、大、全”的人物更有立体感,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而且能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中学课本里这样的例子不少,如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魏魏笔下的我的老师。理解这样的文章,特别要避免断章取义,而且要把人物放在文章特定的背景和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
有些同学写人常常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人物形象仍然很单薄,这跟不敢放手“写真”有很大关系。启示生活中处处有缺憾,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有时缺憾未尝不是一种美。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写作时别忘了,这些缺憾一般是人物主导性格的一种补充和衬托,所以不能平均用力,甚至喧宾夺主;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与主导性格发生冲突,而应该将二者“和平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
(3)让心灵说话
对人物进行描写最能揭示人物本质的当用心理描写。人是高级动物,是地球上惟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