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复习之五扩展语句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 资源大小: 5.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4 16:53: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7张。这是我的开课课件.本课件围绕2007年高考考点,生动具体地体现了扩展语句的要点.实用性较强
扩展语句
建阳 一中 饶敏
教学目标:
1、了解扩展语句的常见形式。
2、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具体方法和注意点。
教学重点:语句扩展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或讲授、训练)
教学过程
一、由文学作品中的描写谈起,引出扩展的话题。
   ①他很瘦。(太简单,缺少感染力,让我们增加一些修饰成分。)
   ②他瘦得皮包骨头。
   ③他,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脚,活像个衣裳架子。
   ④他是一个又干又瘦的高个子,要是身上一丝不挂,大可做骨骼构造学的标本。
   ⑤他瘦得皮包骨头,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脚,看上去活像个衣裳架子,要是身上一丝不挂,大可做骨骼构造学的标本,凡是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无不惊异地回头看他。
   刚才我们以原句为基础,增加一些必要的成分,使原本简单、抽象、概括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形象。这就是扩展语句。
(一)、考点阐述:
    扩展语句是2000年考试说明中增加的一个考点。它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词)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有要求的除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原句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简单结构复杂化,单纯语意更加具体、详尽、丰富的一种造句形式。
学习目标
1、了解扩展语句的常见形式。
2、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具体方法和注意点 。
(二)、关键词(超链接到幻灯片2)
简单——〉丰富
概括——〉具体
抽象——〉形象
    怎样将简单变丰富,概括变具体,抽象变形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二、怎样扩展语句?
A、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6分)
27.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步骤一:审题
    题目要求有哪些要点?(要注意审题,划出要点,不要遗漏)
   归纳:①“根据情景”②以“歌声”为重点③每段不少于30个字。
 B、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句。这些例句都是2000年高考考生的答案。请同学们认真对照题目要求,讨论以下这几个句子扩展好不好,注意,一定要以题目要求为判断的标准和依据。
     1、夜晚,操场上彩旗招展,灯火通明,在学生会主席主持的毕业典礼上,面带笑容的同学们所唱出的充满豪情的歌声在空中飘扬。
(这个扩写,毕业典礼就占了30个字,没有以歌声为重点,对歌声的描写上,也只是对歌声性质的概括性描述。)
    2、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围成一圈,手拉着手,人人发自内心唱出了一首团结的歌。
(把重点落在“同学们”的身上。)
    3、这天晚上,我的心情怎么也不能平静,于是轻唱着我最喜爱的一首歌,在这首《真心英雄》优美的弦律中我安然入睡。 
   (重点落在“我”的身上。)
    大家都看出来了,上述这些例句都存在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我们在扩展句子时一定要注意审题,抓住扩展的重点。
C、存在的问题:
   1、重点不突出。(超链接到幻灯片5)
    除了重点不突出这个问题外,大家再看一下,对歌声的描绘够不够具体形象?为什么不够具体形象呢?
    扩展的例句大多在歌声前增加了定语,比如“充满豪情的歌声”“团结的歌”“优美动听的歌”,这相对于孤零零的“歌声”两个字而言,的确丰富了。但是,我们学过一些有关音乐描写的课文,比如《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再如《明湖居听书》中写音乐“忽羯鼓一下,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该例句投影),这些描写都注意从音乐自身属性,比如音调(铿锵的音调)/音色(清脆圆润)/音量(大小)/音速(快慢)等方面来进行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上面几个重点不突出的例句只是侧重于从性质上加以概括。就好比“他很瘦”那个句子,如果我们不对“瘦”这个扩展重点进行形象描绘,即使用再多的程度副词加以强调,如“他真的十分特别特别的瘦。”(该例句投影),也仍然无法给我们形象直观的感受。因此,这几个例句都还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
2、缺乏形象性。(板书)
   下面我们看一看考场上学生扩展的精彩句子。
 ①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又一次唱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歌声时而低婉,时而高昂,饱含着惜别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②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拉起手,唱起了歌。歌声透露着浓浓的离愁,飘得很远很远,久久缭绕于同学们的心头。
   ③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唱起了“再见吧母校”,歌声在校园里回荡,它像山间叮咚的泉水,又如蓝天飘过的白云。
   问:和那些不好的句子比较一下,这些精彩的句子究竟好在什么方面?
答:相对于扩展不好的句子,更加重点突出、形象具体。
   问:那么,这就是说明,我们在扩展语句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步骤四:引导归纳扩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板书)
 1、要注意审题,抓住扩展重点(板书)
 2、对扩展重点形象具体化处理。(板书)
 三、扩展手段有哪些形式?
   1、组词成句:
    这类题一般是提供三五个词语,要求将这些词语或短语组成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句子或段落。一般有字数要求。
    例1-1、用下面这几个词构织一种现象,语句连贯,字数50字左右。
毁骂、赞美、置之不理、欣然
    [参考答案]: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
    ▲▲例1-2、依据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这几个词组成一段不少于30字的生动的话。
    候鸟、游船、稀薄
   [参考答案]早来的候鸟常常一群群落在浮水上,像乘载游船,欣赏着日渐稀薄的冬意。
  2、使语句具体丰满:
    这种类型的扩展,一般原句只有主语、谓语、宾语几个主干成分,为了使语句更加具体丰满,答题就要添加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但添加的成分要符合一定的情景或情形。
   例2-1:下面这个句子对事情叙说得太简单概括,依据原句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尽量使原句语意具体丰满。
姑娘摘葡萄。
   [参考扩展]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轻巧地摘下了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例2-2、请依据一定情景,展开想象,把原句扩展成一句不少于30字的具体丰满的话。
   愁绪扰着心情。
   [参考扩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一段时间来一直扰着我那本就不甚宁静的心情。
   【练习1】由于原句很简单,有些语意表达得不太清楚,请依据某一道理,把原句扩展成一句具体丰满的话。
     飞蛾(或蝴蝶)值得赞美。
    扩展: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自己的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的飞蛾,的确是永远值得我们这些有着高贵生命的人赞美的。
   3、使语句具体生动。
    这类扩展题,原句一般只有对事件的概括的交代,没有作细致的生动的描绘,要求答题者进行生动的描绘,或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之情境化,使之更加真实感人。
   例3-1:将下面的这个句子扩展,使之细致生动。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参考扩展]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例3-2:扩展下面的句子,使之生动。不少于30字。
          孩子们承受的压力太重了。
   扩展: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前途,孩子就必须背上比自己还重的书包早早开始跋涉。家长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未能达到的地位,给孩子一个压力;同龄人的相互竞争,给孩子一个压力;孩子朦胧的愿望,给自己一个压力。种种压力合起来,比贴上神符的五行山还重。
   【练习2】扩展下面的句子,使之生动。不少于30字。
           应该给他人以鼓励。
   扩展:鼓励他人,用诗人的话说就是提来自己心灵的泉水,去灌溉别人成长的幼芽,培植人间真情的鲜花。
    4、使语句具体明白。
    这类扩展题的原句,一般是说明文字或带说明性质的语句。扩展这样的语句,需要把原句中模糊概念“数据化”——用具体的材料来体现这个概念的意思,使之更加清楚明白。
   例4—1、长江是著名的河流。
   [参考扩展]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长江,全长6300公里,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流。
   例4—2、梵高的坟茔十分朴素。
   [参考扩展]梵高的坟茔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文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
    ▲▲4—3、扩展下面这个句子,使语句具体明白,不少于50字。
                        牛蒡花十分坚强。
    [参考扩展]这棵牛蒡花有三个枝杈。其中下枝已经断了,残枝像砍断的胳膊突出着。另外两枝都有一朵花。这两朵花原是红的,现在变黑了。一枝是断的,断枝头上有一朵沾了泥的花耷拉着;另一枝也涂抹了黑泥,但仍然向上挺着,看样子,整棵灌木曾被车压过,过后才抬起头来,因此它歪着身子,但总算站起来了。
   【练习3】以“特大洪水”为扩展点,用说明的方法,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具体明白些。
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是一次特大洪水。
[参考扩展]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流量大、流速急、持续时间长,是百年不遇的一次特大洪水。
5、扩展诗句:
    一起来看看一篇抒发对父母的思念或愧疚的习作:
“爸、妈,我想用带着歉意的手去和你们握手,你们是“创造”我的“创始人”,没有你们,哪会有现在面对这精彩世界满脸问号的傻女孩的存在呢!你们辛苦地在那经济紧张时刻给我吃好用好拉折大,你们希望我长大后能有出息,能懂事,努力学习,可是女儿我不是很争气,学习上总是以马虎代过一切,懒,似乎成了我的天性,“混日”似乎成为了现在我过的日子的简称……”  
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常蕴涵着极丰厚的内蕴。其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深刻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
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轻的面颊。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
   无论飘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1、分析意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渔歌子》,完成后面各题。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2)词中景物有哪些色彩?
师生讨论明确:白、绿、红、青。
(3)词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师生讨论明确:春天。
(4)词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师生讨论明确: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
明确上述内容,是我们改写诗歌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诗歌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
这类扩展题就是列出古诗文中的佳句,主要是写景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意境,用散文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2、扩展再现。
古代诗歌一般只有二三十字,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歌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语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作者的诸多感受与意味。
(1)、扩展成句:
山:西塞山躲藏在更深远的背景中,时隐时现。
白鹭:一行白鹭充当了这幅静物画中灵动的几笔,纯洁的羽毛如雪,擦亮了人们黯淡的目光。
桃花、流水:江面上,满河的桃花是季节写给流水的诗句吗?每一瓣,都是一个清丽动听的词语。
鳜鱼:鳜鱼不时跃出水面,肥美的身子一抖,又掉头钻入透明的水中,只留下几圈浅浅的涟漪。
箬笠、蓑衣:船头,戴青箬笠、披绿蓑衣的诗人,手握一杆没有鱼饵的钓,双目微闭,若有所思。   
斜风、细雨:风用轻灵的细手,穿引着如丝的雨,悄悄为江南织一张嫩绿的地毯。
(2)、扩句成段    
这是江南的春季。雨迷濛了远天,西塞山躲藏在更深远的背景中,时隐时现。一行白鹭充当了这幅静物画中灵动的几笔,纯洁的羽毛如雪,擦亮了人们黯淡的目光。
    江面上,满河的桃花是季节写给流水的诗句吗?每一瓣,都是一个清丽动听的词语。鳜鱼不时跃出水面,肥美的身子一抖,又掉头钻入透明的水中,只留下几圈浅浅的涟漪。它也想读这首春天的诗么? 
   视线的一隅,一只破烂的筏子泊在静静的江中。船头,戴青箬笠、披绿蓑衣的诗人,手握一杆没有鱼饵的钓,双目微闭,若有所思。
风用轻灵的细手,穿引着如丝的雨,悄悄为江南织一张嫩绿的地毯。 
(加入衔接词,使整个画面的特征、色彩具有整体感)
   例5:将“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卢挚《秋景》)扩展成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参考扩展]我一路登上山腰,此时已是夕阳西下。举目远望,西边那陡峭山崖上,悬挂着一棵苍松,枝叶下垂,紧贴崖壁。远处,如血的残霞映红了半边天空,一群野鸭排成一线,渐渐消失在天际。
   【练习4】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一句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扩展: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叶的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不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6、补充连接性扩展:
   这类题一般留几处空缺,让学生依据前后文或全段内容,补充恰当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使文段连贯一气,且语意更丰富、具体、形象。
   例6:穿一套很随意的衣服,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逛。带着点温热和咸味的风迎面扑来,撩起发丝,拂过衣襟,如                                。
要求: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人的感受。
答案:蜻蜓点水般点过心湖。
【练习6】穿过时光隧道,从童真到火热的青春,再由成熟到最终的复归于平静,如------------------,------------------,而我们似是主角又像观众。
   要求:填入一个恰当的比喻,表达出我们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戏那样,一场场地上演着
解题步骤:
①认真阅读题面,仔细辨清题目要求。
②仔细审查所给语句,搞清楚该句所蕴含的主旨
③根据要求和扩展方向,理出一条合理的思路
④根据这一思路拟一个合乎要求的扩展语段 
四、扩展手段有哪些?
   1、正面描写:就是给句子主干分别添加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使之形象丰富的一种方法。如:
   ①乌鸦飞走了——枯枝上的乌鸦突然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地飞走了。(单句的扩展)
   ②牧场上长着酥油草,溪水在漫流——辽阔的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静静地漫流着。(复句的扩展)
   ② 鼓声传到远方——鼓声像溪水,像暴雨,像白云,淌过草地,掠过村庄,飘过山岗,一直流到远方。(综合扩展)
(或者对中心语“添枝加叶”,即前面加上定语,后面加上补语等形式,或者以扩展重点为陈述对象。)
   2、侧面烘托: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风”很难写,你可以写树叶晃动;“愁”难写,你可写“白发三千丈”,你可以写“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歌声不会正面写,你可以写人们的反应,也可以借助修辞。《陌上桑》《琵琶行》)
   3、修辞方法:是根据原句,巧用修辞方法,使语言更趋完美的一种方法。
   例:把“春草嫩绿夏草青”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春草冒出尖尖的脑袋,似针似线,点缀着初春的大地;脚下是绿油油的一大片草地,向远方延伸,仿佛一幅碧绿的画卷,舒展在游人的前方。
(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借助修辞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注意点
①不可将扩展语句理解为字面上的简单解释翻译
②先确定扩展中心,再扩展,不可主次不分,乱扩一气。
③扩展中的遣词造句要注意简明、连贯、得体,保持文气一致。
④运用修辞格来扩展语句,要注意修辞格的规则,考虑到它的修辞效果。
③ 议论文语段的扩展要注意合乎逻辑。
步骤六:学生讨论完成高考题的第二个语段,师生评改。
怎样扩展语句这个问题,我们纸上谈兵,谈了不少,还没有进行真正的操练,下面我们就进行实战演练。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扩展2000年高考题的第二个句子。
步骤七:小结
    我们上面进行的训练就是扩展语句的一种类型:根据表达需要将概括、抽象的一句话丰富、具体化,即根据语境要求,将概述性的句子通过联想、想象,加以描写扩展,成为具体、形象的句子,我们可以称为“丰富内容型”。这种类型的扩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最后重复强调板书或者投影:①要注意审题,抓住扩展重点②对扩展重点形象具体化处理。   总结
下面我们对今天的扩展语句训练课进行简单总结。
今天我们的扩展语句训练课重点讲了两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扩展语句。二是怎样扩展语句。
通过上述两种类型的训练,我们发现,这些训练材料有的在题目中点明了重点,有的并没有点明重点,需要自己确定;有的是描写性的扩展,有的是议论性的扩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扩展,我们都应注意审题,抓住扩展重点,并且对扩展重点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处理。(根据需要,可再次强调板书或投影,对讲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五、巩固训练。
1、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你认为做这道题应注意哪些问题?你怎样扩展?
    答:题目要求很明确,对修辞方法的要求应特别注意。在扩展中,分别以电闪、雷鸣、雨水为描述对象(这是扩展重点),进行形象描绘。
    同学讨论,投影学生的答案,学生互相讲评。最后投影参考答案:
    忽然,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比喻句)
    忽然,一道闪电,一声清脆的雷鸣,天神犹如接到命令,立刻撕破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拟人句)
2、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要求:以原句为起始句,根据句意,对起始句进行具体阐述,不少于60个字。
原句: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文人深切的思想感情。
扩句: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文人深切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你认为做这道题应注意哪些问题?你怎样扩展?
答:选择古代诗文,要选择哪些表达深刻思想感情的句子。(有哪些思想感情?忧国忧民、杀敌报国等等。)扩展的内容应该是通过举例的形式来证明中心句。
(参考答案)
    读杜甫、白居易,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万里裘,稳暖皆如我”中,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陆游、辛弃疾,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中,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让你钦佩,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豪放让你感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心让你折服……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融为了一体,他们深切的思想情感无不深深打动着你的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