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0个字。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初二的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用心感受生活不够,思想较贫乏,写作时感到无事可写、无感可发。因此,本课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生活的思维、习惯。此外,教师将根据初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分析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课文的语言较生动形象、活泼优美,但学生较难做到品味语言的美。因此,结合课文特点,通过阅读、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2.学会筛选关键词语,初步感知精美的语言。
3.学会清晰明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用心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四)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思路,主要抓住描写“无声”部分。
2.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五)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六)教学方法
1.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学有所用。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
二、教学反思
1.吃透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案例:他上了一堂很精彩的公开课,课后有人请教他,到底花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才是我们教师真正应该效法的地方。一位老师说:“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学习者,走出职业的孤独感,向天地山水的百态学习,其次才是教书。”教师自己要吃透教材,能自由驾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