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整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 20:59: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50字。
八年级上册教材整合(试验)
广州市第七中学   梁文菁
一、整合的原则
1、“一课一得”,每篇课文的教学不需要“大包围”,面面俱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各课的知识点作出取舍,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文本的特点,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七年级与八年级在培养学生认知方面的比较
•              七年级课本选入的多是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文章,文章的内容比较贴近儿童心理,学生通过主观感化获得人生观的认识,但这种认识的深度比较浅。比如:《理想》、《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步》等,讲述的都是关于理想、亲情和童年美好回忆,学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              八年级课本选入的课文,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讲究的是一种逻辑思考,学生不能很轻松地通过文字获得一种浅显的直接感悟,他必须要通过思考,获得一种理性的认识。
三、单元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一)特点
 1、题材:第一单元的课文以军事战争题材为主,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全面地展现了战争,让学生从中看到真善美与假丑恶,对战争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2、文体:这个单元的文体范围比较广,而且风格各异,对一些新接触的文体,需要对学生作简单的介绍
(二)第一单元各课文之间的联系
五篇课文的内容涉及到的是不同的战争、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战争性质,从各个角度反映战争: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战争的必要与和平的珍贵,超越战争、超越国界的人文关怀,每一课都有它的侧重点,学生通过每一课的具体感受,学完了整个单元以后,会对战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学会客观评价战争。
《新闻两则》: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胜利,表现出正义战争的威力。
《芦花荡》:写的是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与敌人勇敢、机智地周旋,在紧张的战争当中仍然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反映了抗日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蜡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为一位牺牲在南斯拉夫战场的苏联青年点燃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的故事。一方面,表达出两国人民战斗的友谊,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跨越国界、跨越战争的人性的光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同时也表达了发动战争国家的人民对非正义战争的谴责
《亲爱的爸爸妈妈》:再现了二战屠杀的野蛮残酷,表达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
(三)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课文中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太远,学生对历史的不了解,在理解课文上会存在
       着阻碍。
    2、学生对战争的感受比较概念化,缺乏感性的认识, 难以对战争作出理性的评价。
    3、文章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增加了学生把握课文的难度。
(四)学习本单元后,我希望学生懂得什么?
1、带着问题学习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形成带着问题去学习的习惯。在第一单元里,可以把问题先抛给学生,比如说:是否所有的战争都是丑恶的,战争有没有它进步的一面?能够享受和平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暂时不能获得和平,那我们又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有助于对课文有更深入的思考。
2、学习目标
⑴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战争情景有感性的认识和体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