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4张,凸显“回归文本”理念,设计思路简单扼要,语言自然真诚,实用效果不错。教案约1730字。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教 学 设 计
盐城市第一中学 张 丽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品味作者真挚自然的语言。
2.质疑感悟,理解作者为童真的失去而悲哀的心情。
3.反省思考,激发学生内心求“真”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理解作者的悲哀之情。
教学难点:
发现并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罗大佑《童年》)
1.一曲《童年》唱出了孩提时代的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和对成长的无限渴盼。然而当我们真的长大告别童年时,我们的心中却又怅然若失。白居易有诗“谁能更学孩童戏,笑逐春风捉柳花”一语道出了人们对童年时代的无限留恋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给我们的孩子们》同样是一篇表达这种情感的文章。
2.简介作者
3.欣赏漫画
二、初读课文,感受孩子的“真”趣
1. 读趣事,感“真”趣
自由读课文2-7节,划出作者所写的趣事,选择你喜欢的一件读给大家听听。(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老师指导品析关键词语如“鞠躬尽瘁”“嘴唇发白”“挺直”“激昂”等,读出孩子的“真”纯。)
2. 品“真”味
面对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童真,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