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2260字。
【卷前寄语】
本套试卷以《考试大纲》为纲,根据2006年高考试卷结构和难度,并结合本人对2007年高考命题的认识,在对学科主干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整合的基础上,精心命制而成。
1、完全参照2006年高考语文卷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双基考查;
2、结合新课标,从“大语文”出发,体现语文学科的生活化和人文性,如成语题、病句题、散文阅读等。
3、紧扣课本,做到得法于课内,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延伸到课外,如字形的考查;
4、注重常规题的考查,如压缩语段,常考常新。
5、全套试题突显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理念,关注新课改与高考命题动向;
[命题预测]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与2006相比,总体上应该是“以稳为主,稳中有变”。
1、“稳”。试卷结构,试卷难度、梯度,试卷题型、题量,试卷的测试点,应该会保持与2006年高考试卷的基本一致;
2、“变”。主要表现在题目的选材上,包括基础题,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材料。
a.个别题目即使题型陈旧,但它的组织材料会趋于大众生活及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如“环境”、“基金”等。
b.2007年是新课标实验以来的首届高考,即使是非实验区的高考试卷,也一定会有所体现。特别是新课标的“人文性”、“探究性”等,应该会在第Ⅱ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中体现出来。
c.个别题型可能会向“答题更加自主、开放”进行尝试,如第Ⅱ卷的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题,或理解主旨、或推导结论、或评价人物与事件等,答题均有较大活性与弹性。
[备考建议]
高三备考,考生可按三步走:
第一步:课文复习。此一阶段,应立足课本,将课本中应识记的诸如字音、字形、词语运用,文言实词、虚词、翻译,名句、文段的背诵默写等一系列的知识点、考点做一个梳理,并由此及彼,相互牵引,再辅以基本训练;
第二步:专题复习。此一阶段,应立足《考纲》,以高考考点为专题,精研知识,广搜素材,强化训练。要求“默写句句过关,作文篇篇要写,练习题题做完”。
第三部:模拟训练与查漏补缺。
以上三步骤只是相对独立,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相互结合,彼此渗透。如模拟训练、作文、阅读乃至背诵默写等,应该贯串整个高三复习阶段。
[命题者简介]
罗孝平,男,湖南师大毕业,本科,中教一级教师。迄今从教20年,任教高三14年,其中1992—2003年连续12年任教高三应届班或复读班语文。一直在湖南省十强重点中学任教,2003年调到东莞新星高级中学。
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新星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523560
联系电话:0769—83397666—8331 手机:13412618585
电子邮箱:lxp10121012@21cn.com
2007年高考模拟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描摩 计日成功 荟萃 生吞活剥
B.裨益 履险如夷 韬略 既往不究
C.慰藉 众目睽睽 冗员 煊赫一时
D.赎职 赡养父母 喧泄 馨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国的冬天寒冷无比,作为南方人,我还未曾经受过;这次来北京参加2007年高考信息交流会,才实地见识了真正的“冷”,真令人感同身受啊。
B.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我们整个社会就会上行下效,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C.在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市的服装大亨出手阔绰,捐款100万元。市长在表彰中,称他是真正的大方之家。
D.高考在即,作为临考的高三学生,当务之急是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6年下半年,我国加快了资本市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一大批新股和新基金相继上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资本基础。
B.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C.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D.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4、填入下面句子空处合适的一组是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却容不了当权派 ⑥却见容不了当权派
⑦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⑧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②③⑤⑧ B.①③⑥⑦
C.①④⑥⑧ D.②④⑤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综述:探索反物质之谜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10日宣布,它建造的反质子减速器已经投入使用。这一“反物质工厂”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反物质之谜,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化以及物质世界构成等奥秘。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由反原子就可组成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