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3 14:39: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00字。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
洪劬颉
 师:读完了《滕王阁序》,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的请举手。(寥寥六人举手) 
  师:喜欢的理由往往都是相似的,而不喜欢的理由却未必一样。我想听听不喜欢的理由。
  生1:不知道写的什么。
  师:你觉得他写了什么? 
  生1:写了游玩滕王阁的过程。(生笑) 
  生1:(改口)不是一篇“游记”,而是“序”。
  师:“游记”与“序”有什么区别呢? 
  生1:游记主要是记叙、描写为主,而“序”主要以议论、抒情为主。《滕王阁序》还是由眼前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抒情、议论的成分很重,就跟《兰亭集序》一样。
  师:其实你还是基本读懂了文章。我还想听一听其他原因。
  生2:生字词太多。
  生3:典故太多,理解起来太费力。
  生4:句式太整齐,一口气读不下来。
  师:你举一段文字试试看。
  (生4读“嗟乎!时运不齐……岂效穷途之哭!”,读得气势恢弘,抑扬顿挫,饱含感情。大家鼓掌。) 
  师:读得很好啊。w 
  生4:我很喜欢这段文字。读了很多很多遍。
  师:你可以尝试把它背下来。下一位。
  生5:我觉得王勃写得太矫情了。到一个地方去玩儿,就写了一篇文章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而且这么“悲”,我们不会这样来思考的。
  师:我们不这样想,就不允许王勃这样想了?(生笑) 
  师:五位同学说了自己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归纳起来,大概三点:一是难以读懂;二是难以理解;三是难以共鸣。既然因为难而不喜欢,那我们就从“难”字入手。且让我们由“易”入“难”,由“浅”入“深”,看看《滕王阁序》是怎么成为文学经典的。
  这篇文章其实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思路:“事一景一情”。请大家说说:写了什么事?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生6:写了王勃的父亲被贬官到偏僻的交趾,他前去探望,途经洪洲,参加了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的盛会,看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描写了滕王阁盛会上的人的俊雅,景的美丽,感到非常高兴,而后乐极生悲,又来感慨自己的身世。
  师:很好!请看我这里有一则材料:(投影)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唐摭言》卷五) 
  这是一段评注,我们借此能更深地切入文章。比照它来寻找一个角度,谈一谈你所理解的《滕王阁序》的“事—景—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