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个字。
网络学习中以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王 旭 霞
网络德育是信息化社会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特性。教师要意识到网络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未来个人学习的有效途径,更要意识到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教师网络信息素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要将学生带进网络世界,就要与学生共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我们学生上网,一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二是网上聊天,QQ又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有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网友",其他的同学是和朋友联系,一位热衷于上网的同学说:“一般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有时上课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的确,在我们同学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者大有人在。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当笔者问及一些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回答“搜集资料、浏览信息”等等,但当进一步问他们如何搜集资料以及经常浏览的网站有什么特色、有哪些栏目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地回答不出来。这说明,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而现实是,很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正是看中了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
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聘,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