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50字。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伦理主义魅力
新开二中 陆艳兵
提纲
一、伦理主义精神的产生:
1、三国历史现状分析,群雄逐鹿中原所需要的“人和”条件;
2、《三国演义》成书的过程:
a.群雄标榜自己为正统,招揽人才
b.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加剧和理学家们的尊刘抑曹思想密切相关。
c.三国历史和《演义》互相影响。
d.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和宣扬。
二、伦理主义精神的体现和分类:
1、体现:
a.伦理主义在刘备身上的体现;
b.伦理主义在诸葛亮身上的体现;
c.伦理主义在关羽身上的体现
2、分类:
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师徒
三、伦理主义精神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1、伦理主义精神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2、伦理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历来被列于四大名著之首,当然有其独特的史学和文学艺术魅力。上至学者学家,下至市井百姓,无人不知晓《演义》的故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演义》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主义魅力。这种伦理主义不仅促使了《演义》的悲剧式的美学结构的形成,而且对我国长篇小说的创作具有典范性的意义。
一、《演义》中伦理主义的产生。
《演义》在遵照历史事实叙述的基础上,叙述过程中举着伦理主义的大旗,极力张扬儒家道德原则,宣传着“忠、孝、礼、义、廉、耻”等儒家伦理思想。因为《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而历史事实则为三国魏晋时期,作者罗贯中无可避免地在叙述中渗入了时代的精神。
三国的历史从中平元年(184年)算起到晋灭吴(280年)工96年,在这段历史中,总的态势是各路英雄在东汉帝国瓦解的废墟上问鼎逐鹿,致力于新的统一,因而军事斗争就成为三国历史的主线。在军事斗争中,军事力量特别是人才的招揽成为战争致胜的决定因素,即孟子所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