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400字。写作素材之三
三、奋斗奉献类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司马迁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印度)泰戈尔
●“困难时期”的“中南海”
1960到1962年,是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人民口粮的供应定量减到最低限度,吃不饱是“家常便饭”。而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的“中南海”,和人民是完全一样的,有的人甚至吃过乌鸦。
近日出版的《我家住在中南海》一书回忆:“中南海”的干部、家属许多人饿得浮肿,为解决“肚子”问题什么招都想尽了。他们挖过野菜,培育过“人造肉”,捉虫子“提炼”过蛋白质。有一次,看船的师傅“烧”了一只死乌鸦,请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一块吃,他还真吃得津津有味。后来,“中南海”食堂就打乌鸦做给大家吃。
尽管如此,1961年春节前,青海省送来从青海湖打的2000斤鳇鱼,周恩来总理知道后立即指示:第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党中央应该和人民同甘共苦,不能接受这种馈赠;第二、既然鱼无法退回,就由北京市收购,投放到市场供应百姓。结果,“中南海”一斤也没留。
那时,粮食极为珍贵,绝对是凭票购买,工人每月定量在40斤以下,干部是30斤以下,在副食匮乏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够吃的。“中南海”里,毛泽东主席本人自报的定量是25斤,刘少奇只报了18斤。毛泽东在北大读书的女儿李讷太饿了,卫士长就想法弄了一桶饼干送去,他知道后严厉批评:是我毛泽东的女儿就不能特殊。有一次,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随他外出时索要了下面一些财物,他知道后立刻给予批评和处分,并用自己的稿费给人家“退赔”,竟退了两万多元。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牢记两个“务必”,人民的信任来自纯正的党风、政风。
2.可以论述甘苦与共,上下同心,保持社会正义,事业无往不胜。
3.可以论述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困难时刻更须头脑清醒作风谨慎。
●“大无大有”的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逝世。他逝世后,纽约联合国总部前联合国旗降半旗志哀,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一些国家的外交官便聚集在广场,言辞激愤地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都不降旗,为什么中国的总理去世要降旗?这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走出来,在总部的台阶上发表了不到一分钟的著名演讲:“联合国降半旗悼念周恩来,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财富宝藏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周恩来没有一分存款。二,中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