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900字。
:同学们,现在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了,大家面对第一门语文考试跃跃欲试,尤其关注的是作文,作文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相信经过这么长时间大家充分的准备,一定能够在考场上写出很好的作文。也希望在这儿听到同学介绍介绍你的经验,如果大家还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也希望和大家进行交流。可能有人认为,还剩二十天,作文还能大幅度提高吗?据我的经验,你是能够提高的。我想今天参加聊天的同学,都不会虚行。欢迎大家先问问题,聊天以后,我看需要的话我再做一下总结。
问: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趋向于哪个方面?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非常明确,仍然和以前一样是话题作文。有的问问作文更趋向哪个方面,政治、经济还是教育,这是比较过时的想法。高考作文从以前来说是要回避热点,不是从社会热点问题来提问,不是政治考试,不是时事考试,是看写作的基本功,这个离不开一个人对社会的看法,一个人的学识积累,终究不是就社会热点发表见解,现在的话题作文,更涉及不到哪一个方面,因为给你的是话题,可以引入,可以海阔天空,谈哪个方面都可以。
问:我是写熟了论文了,该怎么向话题作文转变呢?
:如果你以前使惯了刀的,还剩二十多天,你是要棍子更长一些?老师说棍子可以得高分,你愿意把刀换成棍子吗?你肯定不愿意。你写熟了论文,就没有难啃的问题,就不必顾虑达不到高分。话题作文的特点就是在文章的体裁上不做限制,和以前的命题形式是截然相反。以前总是要限定写议论文、记叙文、读后感、说明文,有严格的限制,话题作文是不限制的。99年除诗歌外题材都不限,2000年的考题诗歌也可以写。在不限制文体的情况下,就给每个同学提供了机会,你可以写你最熟悉,最擅长的文体。
99年考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如果你在科学幻想方面有充分、丰厚的积累,可以写成科学幻想的小说,甚至写成专业的科学论文。如果对科幻方面,对移植记忆方面积累不是很丰富,可以利用这个话题,引到其他你熟悉的领域中。这是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是一样的,都是不做这种限制的。
因此,我觉得,有想象能力的同学,可以写出很好的记叙文,编很好的故事的,可以编故事,有缜密的思考,并且擅长于议论文的文风的,可以写议论文,和我们生活中实际是一样的,不能说要求曹禺写出艾青那样的诗歌,也不能要求艾青写出曹禺那样的戏剧,对于作家尚且如此,对于我们一个十七八岁的同学来说,不能要求你面面俱到。人的素质是各不相同的,才能表现的方面也不一样。当然同学应该利用话题作文给我们提供的这一块舞台,写你最熟悉的文体,用最熟悉的武器获得更高的分数。
问:写作审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这个同学问得很有今年的现实意义。话题作文出现了三年,这几年的话题作文命题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使我们在作文考试,在作文教学中,都好象有一个非常豁然的感觉,就是因为它是开放性的文章。
但是这两年的命题都有一些偏差,例如99年的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容易引起我们过多的向幻想型的,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方面去构想。这可能是它的某种……就是你理解得不够透彻的时候有一种偏差。2000年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个抽象的,哲学的命题,可以是非常具有普适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这个命题就是不命题,过于开放。因此过于开放的命题,就容易造成考生在考场上靠平时背的作文就上考场了,就是速构,这样就不能看出考生实际的作文水平,就妨碍了选拔能力。今年的考题不要纠偏,仍然是开放性的,不限制内容和体裁,不限制利益取向,但是是有限制的,我想有两个层面,话题不是笼统的,抽象的话题,而是具体的话题。第二就是在具体的话题内有某些特定的限制,就对审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举两个例子,例如去年北京市东城区的模拟考题,是以春天为话题,春天是一个具体的话题,不是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的话题,你要谈春天的事情。引言里面还有一些提示和限制,例如一开始就说,春天不但是四季之首的名词,这一句话是一个提示,你要写的春天的话题不一定是自然的春天,可以写象征意义的春天,比如人生的春天,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春天,都可以,可以是象征意义的。这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接着又一句:春天和美好在一起。这是一个限制,今天大家都在谈春天的话题,但是只允许谈它美好的一面,而说不美好的一面,就跑题了。例如,有的同学谈到了1979年的春天,一个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当然是正确的,符合题意的,因为邓小平同志南方考察的结果,焕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这当然是美好的。接着他又写,1999年的春天,北约罪恶的炸弹袭击了我们的大使馆,这当然就和美好连接不上了。接着又写,2000年的春天风沙暴十次袭击北京,都是春天发生的事情,但是不是美好的。题目后面还说,作为高中即将毕业的你,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对春天有哪些想法,这又是限制。一个是必须写出高中毕业生的特征,另外必须写出时代的特点。如果不注意这三个基本的特点,美好、高中即将毕业、世纪交替,就没有符合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