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评点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8 21:59: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课时,约4800字。
《<药>评点》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评点”这一传统阅读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2、  学习多角度评点小说的技巧。
3、  借助“评点”领会小说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多角度评点小说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总评”领会《药》的主题。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外阅读小说《药》的原文(先不看评点),圈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并整理成问题形式。
二、导入新课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有病是要吃药的,只有如此才有痊愈的希望。20世纪初叶的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许多革命者和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寻找疗救中国的良药。有一位作家,他用小说的形式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实。什么样的药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呢?他找到这剂良药了吗?他找到这剂良药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接触的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然而不同于以往我们学习小说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药》,是通过吴中杰先生的评点来深刻体会的。
三、指导阅读
1、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复述小说内容。(教师指导复述)
2、  教师PPT展示学生质疑最多的地方。
3、  学生对照原文研读“旁批”和“总评”,看看能否解决PPT上所展示的问题。
4、  教师简介“评点”这一阅读和评论方法。
5、  重读“旁批”和“总评”,小组讨论并归纳: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对原文进行评点的?
(1)       环境
学生找出原文中环境描写的地方及评点,说说这样评点的效果。
——(环境描写本身不多,点评更是寥寥数语,然而却把原作者的文字意图、作用和精妙之处传达出,有画龙点睛之效。)
(2)       人物
原文共写了哪些人物?作者对这些人物分别是怎么评点的?通过这些评点我们能否准确地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华老栓:一个既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的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夏  瑜:一个既英勇不屈又严重脱离群众的年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康大叔:一个凶狠贪婪为统治阶级效劳屠杀革命者的刽子手。 
茶馆里的茶客们:一群无聊落后不觉悟的小人物,当时社会意识的群体反映。
(3)       情节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药》其实讲述了两个故事:华家的故事和夏家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在文章的哪个环节联系起来的呢?评点起了什么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