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00字。
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07年04月14日上午9:00~ll:30】
巴蜀名校联盟200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 (三)
说明:
一、本试卷共8页,包括7道大题(21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3道大题(10道小题)为选择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填涂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荧屏 晶莹 荥阳 萤火 坟茔
B.斐然 扉页 菲薄 绯红 翡翠
C.杂烩 荟萃 市侩 测绘 秦桧
D.儒雅 嗫嚅 濡染 蠕动 妇孺
2.下列词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贻误 虚无缥缈 贸然 宁缺毋乱
B.翔实 甘之如饴 倾泄 敝帚自珍
C.恢宏 棉里藏针 矍铄 忠贞不渝
D.装潢 无耻谰言 起讫 冥顽不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取长补短,因为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总是有限的,就像俗话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B.战士小李去年探亲期间,曾和乡亲们一同英勇抗击桑美台风,但回部队后他一直没说,直到家乡给部队寄来感谢信,这才东窗事发,受到表彰。
C.博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写博客的动机却各不相同:一些人写博客是为了“扬名立万”,更多的人写博客则是为了真实地记录自己的人生。
D.一个进名牌大学不久的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对此,教育学家指出,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指手画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经贸方面,不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多。
B.《史记》就是这样运用“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原则,对我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深得史家赞赏。
C.由于长城外风沙的侵入,榆林城也遭受袭击,在建国以前,榆林地区关外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D.历史文化名城塑造工程将加大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以扩大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的知名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叶廷芳
20070129
我们的木构建筑——这里指达到辉煌程度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一味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为自满。而欧洲人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都不满足,敢于向前人挑战,设法超越他们。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着重在前人基础上渐进发展,少有革新;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由于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近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整个20世纪我们在总体上就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既没有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也没有在世界新思潮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地位。到世纪末一看缺少自己的东西,没有进行必要的反思,马上又求助于老祖宗,把前人留下的那些遗产,即把“大屋顶”风格当作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到处用钢筋水泥搞复古。传统是必须继承的,怎么能割断历史的延续性呢?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物质条件很简单、相关的理论很缺乏的条件下,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今天在更优越的条件下,还只知去重复它们,那确实是太“没有也息”了!任何民族只有重视今天的创造才有利于推动历史的发展。
另外,罗马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有了《十建筑书》,不仅对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作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作了理论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建筑理论著作。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四书》等对欧洲建筑理论作了认真而详尽的梳理和阐发,对尔后的欧美建筑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相比之下,作为木构建筑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我们在这方面的建筑就要逊色得多。直到汉代我们才有了一部《考工记》,还属于政策、法规一类。之后过了上千年,到五代至北宋才有了一部《木经》,之后元代的《经世大典》《梓人遗制》,又多半失传。宋代的《营造法正》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只着重在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记述,理论升华和探索仍较缺乏。
(节选自2006年6月9日《光明日报》)
5、下列对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习惯于向前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
B.20世纪我们的建筑由于客观形势的制约,在总体上未能跳出西方建设的大窠臼。 C.建筑理论总结和理论建设的滞后性,制约着我们建筑的发展。
D.创造意识淡薄,鲜见图变求新的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这需要我们认真深刻反省。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大屋顶”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
B.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C.“继承传统”其实是对前人的形式和风格的模仿和重复。
D.作为我们的民族遗产,扎扎实实地搞好木构建筑是无可厚非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建筑文化心态上,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模仿前人,而不善于探讨未知。
B.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仍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精华。
C.我们的相当多的建筑师在试图摆脱“工匠心态”的束缚,力图在建筑理论方面有所
建树。
D.热衷于“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其实就产承袭思维的一种极端表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黄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溍生而俊异,比成童,授以《书》《诗》,不一月成诵。迨长,以文名于四方。
中延祐二年进士第,授台州宁海丞。民有后母与僧通而酖杀其父者,反诬民所为,狱将成,溍变衣冠阴察之,具知其奸伪,卒直其冤。恶少年名在盗籍者,而谋为劫夺,未行,邑大姓执之,图中赏格。初无获财左验,事久不决,溍为之疏剔,以其狱上,论之如本条,免死者十余人。
迁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石堰西场运判,改诸暨县判官,巡海官舸。例以三载一新,费
出于官,而责足于民。有余,则总其事者私焉。溍撙节泛蠹(节省不必订的开支),以余钱还民。奸民以伪钞钩结党与,胁攘人财,官若吏听其谋,挟(依仗,指依官吏的纵容)往新昌、天台、宁海、东阳诸县,株连所及数百家,民受祸至惨。郡府下溍鞫治,溍一问,皆引伏,官吏除名,同谋者各杖遣之。
20070227
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转国子博士。视弟子如朋交,未
始以师道自尊、轻纳人拜,而来学者滋益恭。业成而仕,皆有闻于世。
溍天资介特,在州县唯以清白为治,俸弗给,每鬻产以佐其费。及升朝行,挺立无
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溍之学,博极天下之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属,旁引曲证,多先儒所未发。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光,自不可犯。
(《元史》卷一百八十)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恶少年名在盗籍者 籍:名册。
B.初无获财左验 左验:凭证,作凭证。
C.每鬻产以佐其费 鬻:赊欠。
D.旁引曲证,多先儒所未发 曲证:多方考证。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D.
C.
费出于官,而责足于民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业成而仕,皆有闻于世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在州县唯以清白为治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旁引曲证,多先儒所未发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黄溍在宁海任职时,有个人的继母与人私通并杀害此人之父,事后反诬是此人所
为。黄溍查清了真相,为此人雪洗了冤屈。
B. 黄溍任诸暨县判官时,有一群奸民使用假钞侵夺别人财物,四处为害。黄溍查清
了此案,惩治了罪犯和包庇的官史。
C. 黄溍在国子监任博士时,;平等对待学生,破除师道尊严,不轻易跪拜孔子,受
到学生的尊重。他的学生也都学有所成。
D.黄溍的文章不动声色,像澄静的湖面,水波不兴,一碧万顷,但文章所放射出的深邃的光芒,却是凛然不可侵犯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20分)
四、(23分)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魏文侯使舍人毋择献鹄于齐侯。毋择行道失之,徒献空笼。见齐侯曰:“寡君使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鹄飞冲天,遂不复反。念思非无钱以买鹄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币者乎?念思非不能拔剑刎颈,腐肉暴骨于中野也,为吾君贵鹄而贱士也;念思非不敢走陈蔡之间也,恶绝两君之使。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之诛。”齐侯大悦,曰:“寡人今者得兹言三,贤于鹄远矣。寡人有都郊地百里,愿献于大夫为汤沐邑。”
——《说苑·奉使》
[注]①鹄:天鹅。 ②币:礼物。
(1)寡君使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2分)
译文:
(2)念思非无钱以买鹄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币者乎?(4分)
译文:
(3)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之诛。(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 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 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 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 鹰隼莫相猜。
【注解】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七引《明皇杂录》,说张九龄在相,有謇谔匪躬之诚。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阴中伤之。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赐焉。九龄作《归燕诗》贻林甫。从上面所记本事推知,这首诗应写于张九龄被罢相的前夕。作者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问:这是一首咏物诗,请按照“咏物诗”的特点,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赏析一下诗歌的思想内容。
赏析: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一小题,错一句,扣一分,扣至零分为止)(5分)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2)诸葛亮一代名相,足智多谋,助汉兴室,却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无穷感慨和敬仰。杜甫在《蜀相》中对他一生作了精辟的概括:“_______,_______”两句是他平生功绩的真实写照;“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又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写下了《经五丈原》。唐代杜甫在《八阵图》中也对诸葛亮一生功过作了总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诸葛亮对后世忠臣和爱国者影响也很大,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不仅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作者还以之自况,表达了自己矢志收复中原的志向。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喜欢蝴蝶 星竹
七岁的时候,吉安被动物标本店里的一只蝴蝶所深深吸引,蝴蝶已经做成了标本,浑身布满了美丽多彩的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比活着的时候还要迷人。吉安被这只蝴蝶标本所打动,他是那幺想得到这只标本。
但店老板却开出了三十元的大价。七岁的吉安自然没有这幺多钱,但他太喜欢这只蝴蝶了,做梦都看见这只蝴蝶在飞。吉安每天放学,都要绕个大弯子,跑到标本店的窗前来看这只蝴蝶,唯恐被谁买了去。
自从吉安喜欢上了这只蝴蝶,他就开始省吃俭用,把母亲给他的零用钱和买早点的钱全都省下来。随着攒钱的行动,吉安反而不敢再去那家标本店了,是唯恐蝴蝶已经被人买走。
直到有一天,吉安终于攒够了三十元钱,他攥着钱飞跑到那家标本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儿。还好,那只标本还在。吉安连价都没砍一下,就将这只蝴蝶买了下来,从此吉安把它当做了宝贝,小心地放在他的相册里。
每到星期天,吉安就会把同学们请到家里,来看他的蝴蝶标本。有一天,吉安给同学们看漂亮的蝴蝶时,蝴蝶从相册里掉了出来,被同学不慎踩碎。吉安伤心极了,背着大家整整哭了一个晚上。母亲安慰他,往后还会买到更多,更漂亮的蝴蝶。
从此,整个童年,吉安都在积攒零用钱,他常去逛标本店,在六年的时间里,他一共买了九只蝴蝶标本。吉安长大了,但他对蝴蝶标本的喜爱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浓,更强烈了。
吉安到了参加工作的年龄,但他什幺都不想干,甚至突发奇想,能不能也办个蝴蝶标本店,以此作为自己的营生。他苦苦央求母亲拿出一部分积蓄,让他开个标本店。母亲很难想象一个蝴蝶标本店能赚什幺钱。但看到儿子如此喜欢蝴蝶,便同意了吉安的请求。但同时也希望他连同其它昆虫标本一起经营。
吉安终于开了一家以蝴蝶为主的昆虫标本店。吉安不计成本,与旅游公司联系,收集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凡是朋友出国或是远游,吉安都让他们留意,从世界各地给他买来标本。
然而吉安太喜欢蝴蝶标本了,名贵的标本他都放在家里不肯外卖。因此,事实上吉安的店里从来也没赚过钱。
母亲对此很担心,提醒吉安,总得想法养家糊口,娶妻生子。因为生活所迫,吉安在十年后,才不得不将那些珍藏的名贵标本拿出来出售。
谁想,吉安的蝴蝶标本却震惊了世界昆虫界,吉安收集到的蝴蝶标本,有许多已经绝迹。英国国家动植物博物馆,首先出价百万美元收购了吉安的两只蝴蝶标本。接着,其它一些国家的动植物研究所,也相继以高价买下吉安的一些标本。
吉安从一个不起眼儿的小人物,一下子变为了天下巨富,轰动一时的名人。
人们都跑来向他庆贺,记者们也拥到吉安的店里进行采访。问吉安,怎幺就会这幺有心计。怎幺就会知道这些标本会在有一天里,值这幺多钱?
吉安惭愧地说,其实我什幺心计也没有,更不知道这些蝴蝶标本会卖出天价,我只是喜欢,只是打心眼里喜欢着这些标本。
喜欢,吉安的一切全是出于喜欢。要是没有喜欢,吉安就不会开这个店,要是没有喜欢,吉安就不会赔钱让朋友们从千里万里,买回这些标本。吉安是简单的,只是一个喜欢。因为喜欢,他才一直做着赔本的买卖,因为喜欢,他才慧眼识金,不顾一切。更是因为喜欢,他才有了这份情缘,才在多少年之后,意外地有了这巨大的收获。
世上多少收藏家,多少成功人士,最终的奇迹,往往只是因为一个简简单单、始终不渝地喜欢。
历史上,因为收藏泥罐而变为千万富翁的李玉章,当初也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喜欢,喜欢得倾家荡产,喜欢得令亲人痛恨,朋友厌恶。结果却发了财。英国最早收藏邮票的普拉斯,根本没想过有一天小小的邮票也会卖出天价。他同样只是一个喜欢,全身心的喜欢,喜欢得着魔、神经、发疯,被视为不正常的人。为此一生过着贫寒的日子,直到老了,在一次个人邮展中,他的邮票才让世人震惊。
喜欢,它使多少普通的事物变得精彩,又为多少平凡的现象添了神韵。喜欢,它是世上许多事物的根和发展的命脉。也是天下诸多伟大事物的所在。只要深深喜欢着,许多奇迹就会到来。
喜欢,其实是世上最简单、最纯正、最朴素的一种情感,然而就是这种简单、纯正、朴素的情感,才让许多人有了追求,从渺小变得崇高,从平庸变得智能,也才让许多普通的人生充满了活力。天下许多的不可能,许多的不可想象,许多的惊人之举,也才会屡屡在我们周围诞生。(北京晚报2006-02-28)
14、作者写吉安喜欢蝴蝶,为什幺从“动物标本店”的“蝴蝶标本”写起?(4分)
答:
15、作者写“吉安”喜欢“蝴蝶”,多次提到“吉安”对“蝴蝶标本”的“喜欢”,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6、“世上多少收藏家,多少成功人士,最终的奇迹,往往只是因为一个简简单单、始终不渝地喜欢”,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答:
17、本文的题目是“喜欢蝴蝶”,文中又多次提到“蝴蝶”,请简要回答作者这样写的原因?(6分)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旨。(5分,答案不超过30个字)
几个人喝同一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捧着喝。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水!”
答:
19、根据下面三则新闻,请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给每则新闻提炼出关键词语。(5分)
(1)现在,平均每26位平民就要养活一位官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摆出了这个数字,呼吁应该再次精简官员。
(2)3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透露,国有企业管理层年薪将设最高额限制,初步定为不超过员工平均工资的14倍。
(3)“虚高药价简直就是对百姓的生吞活剥。”5日,记者巧遇在人民大会堂旁听政府工作报告的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说起虚高药价,高强副部长同样深恶痛绝。
答:
20、请以“小花的梦”为主题,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语言优美、寓有一定意境的话,字数60字左右。(5分)
清晨,风轻云淡,小鸟啁啾,当第一缕晨曦落在草坪上,一朵不知名的娇艳的小花
还在酣睡,正做着香甜的梦。
它梦见 ;
梦见 ;
梦见 。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美国,《独立宣言》是广受尊重的历史文件,其地位仅次于宪法。
这样一份神圣的、庄严的文件,有谁能料到,其中竟有两处“缺憾”。
原来,当初这份文件成稿以后,大家发现遗漏了两个字母,没有人认为应该重新抄写一遍,只是在行间把这两个字母加了上去,并加上了“∧”的脱字符号。在上面签字的56名美国精英,并未因此认为这有辱这份贼予国家自由的文件的圣洁。
这份有缺憾的文件的原件现珍葳于华盛顿国档案馆,是美国的无价之宝。
请以“缺憾”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
2.自选文体;
3.自拟标题;
4.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5.不少于800字。
巴蜀名校联盟200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 (三)
参考答案
1. D(A项依次读yíng,yíng,xíng,yíng,yíng;B项依次读fěi,fēi,fěi,fēi,
fěi;C项依次读huì,huì,kuài,kuī,huī;D项都读rú。)
2.D(乱——滥;泄——泻;棉——绵。)
3、C(A、“一个巴掌拍不响”指引起矛盾冲突双方都有责任。B、“东窗事发”贬义。
D、“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与语境不符,应用“越俎代庖”)
4、D(A“不管”应为“尽管”;B、删去“具有”;C、“在建国以前”时间概念含糊。)
5、B(文不对题。B项谈的是中国目前建筑的形状,而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
6、A(B项“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错;C项“继承传统”不仅仅是“模仿和重复”;D项文中无此意)
7、C(根据文意推断不出有人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8、C(鬻,出卖。)
9、B(于,上一个作“从”、“自”讲,下一个作“在”讲;而,都起承接作用;唯,上
一个作“只是”讲,下一个表希望语气;所,上一个与“未发”组成名词结构,下一个
作“处所”讲。)
10、C(是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跪拜,不是“不轻易跪拜孔子:”。)
11.译文:
(1) 我们君王派我来敬献天鹅给你,在半路上天鹅又饿又渴,我放它出来让它喝点水
吃点东西。(2分)
(2)我心想不是没有钱再买一只天鹅,(只是觉得)哪里有作为国君的使者,可以随便
改换国君的礼物呢?(4分)
(3)所以我不敢爱惜自己而逃避,来献上空笼,请君主砍我的头吧!(4分)
12、【答案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却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叙述和议论多于精工细雕的刻画,如不解其寄托的深意,便觉质木无文。然而,它确是一首妙用比兴、寓意深长的咏物诗。
诗从海燕“微眇”写起,隐寓诗人自己出身微贱,是从民间来的,不象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乘春亦暂来”句,表明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如燕子春来秋去,是不会久留的。中间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来隐寓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绣户”、“华堂”和“玉堂”,都是隐喻朝廷。末句是告诫李林甫: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你不必猜忌、中伤我,我要退隐了。当时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不得不退让,实则并非没有牢骚和感慨。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
13、(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谁得而族灭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4、答:①动物标本店里的“蝴蝶标本”,“浑身布满了美丽多彩的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比活着的时候还要迷人”;②为下文写“吉安”成为“巨富”做了铺垫。
【分析】本题考查的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应抓住“动物标本店”的“蝴蝶标本”在文章中的位置以及具体语境来确定。要本着两个原则:一是“还原原则”,就是将句子再还原到原来的语境中去,从而求得其“含义”,二是要发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即隐含信息。
15、答:①吉安做梦都看见这只蝴蝶在飞,每天放学,都要绕个大弯子,跑到标本店的窗前来看这只蝴蝶;②省吃俭用,把母亲给他的零用钱和买早点的钱全都省下来,将这只蝴蝶买了下来,从此吉安把它当做了宝贝,小心地放在他的相册里;③吉安把同学们请到家里,来看他的蝴蝶标本。当蝴蝶从相册里掉了出来,被同学不慎踩碎时,他背着大家整整哭了一个晚上。④长大后开了“昆虫标本店”,多方收集,特别是名贵的“蝴蝶标本”。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形象”。喜欢“蝴蝶”的原因多,要高度概括。注意两点:1、对事件的概括要抓核心,特别是要把握其核心内容;2、要点要全,要围绕“喜欢”作文章。
16、答:①吉安由于喜欢“蝴蝶”,喜欢“蝴蝶标本”,从一个小人物变成了天下“巨富”。而这一切,仅仅是由于“喜欢”;②作者由吉安延伸到社会上,使得“喜欢”的意义,由个别上升到群体和“普遍”的层次,从而使得“喜欢”具有了“让许多人有了追求,从渺小变得崇高,从平庸变得智能,也才让许多普通的人生充满了活力,天下许多的不可能,许多的不可想象,许多的惊人之举,也才会屡屡在我们周围诞生”的神奇功效。
【分析】本题考查文章重要句子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由于设问直白,难度并不大。由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入手,便可由小见大,直入题旨。
作品思想感情和内容的考查,方式往往比较灵活。本题的设题方式就比较浅白。此类题目往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由形象本身特征入手;二由关键词句入手,特别是由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思想倾向的词句入手,便可水到渠成。
17、答:①“蝴蝶”在文中不仅是勾连全文贯穿始终的线索,而且也是作者展开思维,升华主题的依托。②文中的“蝴蝶”,不仅仅是一个物象,而且还是一个象征,一种隐喻,一种由“喜欢”而成就成功的“奇迹”的象征与隐喻。③美丽的蝴蝶标本,还是一种追求和进取的象征,是一种对积极人生的肯定与鼓励。
【分析】本题考查作品的思想倾向。这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设题涉及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文学形象等。要明了“蝴蝶”的多重含义。特别是“蝴蝶”的“深层含义”,是作好此类题目的关键。
18.答案举例: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解析:面对同一井里的水,三种人,三种喝水的方式,三种不同的感觉。前两种人构成对比,尽管喝水的方式、结果不同,但实质一样,均被外物所左右,故没有品尝到水的甘甜;第三种人又与前两种人构成对比,不受外物拘束,尝到了水的甘甜。评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评分要灵活掌握,只要意思对即可,其他角度、说法,根据与材料的接近程度和合理因素,酌情给分。如下例子供阅卷、讲评参考:外物改变的是人的感受,真正的快乐源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给5分。用最简单的方式品味出生活的本质与乐趣,给5分。不要因外物的不同而影响自己的心情,给4分。不要被世间浮华遮住了双眼,要清楚自己的目标,给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给2分。包装要不得,给1分。精神重于物质,0分。
19、(1)精简官员(2)年薪封顶(3)整治药价
20、评分说明,联想和想象合理给2分,语言优美2分,有一定意境1分。
21、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5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
(4)确认为有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