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60字。
《宽容》序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领会本序言的独特写法,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深刻的哲理。
(二)训练学生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的内容的解释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关键性句子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房龙的《〈宽容〉序言》。郁达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魔力呢?我们就一起走近房龙,探究一下这其中的奥秘。
相关介绍: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为青年读者所喜爱。他的著作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也有过深刻影响。
《宽容》,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房龙在这本书中,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课文就是这本书的序言。
2、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不知大家在预习时注意到了没有,本文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序言有特殊之处。那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序言,一般是介绍、推荐某一著作,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目的和写作过程,有时也交代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帮助读者理解著作。本文也表明了写书的宗旨,但是它不是直接介绍一些与该书有关的事,而是通过一个想像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表达《宽容》一书宗旨的。作者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虚构成了这么一个寓言故事,这样的故事比历史事实更集中、更典型,因此更带普遍性。读着这个序言,我们仿佛看到了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最后被教廷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的布鲁诺;看到了肉体和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仍坚持真理的意志毫不动摇的伽利略。历史的演变与这个故事是何其相似。房龙的这种寓言故事的写法使得这篇序言文学性、生动性显得很强。
从这篇序言的写法可以获得一个启示:就是序言的写法可以创新,关于写书的宗旨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同样,任何类型的文章都写得不拘一格。
3、既然本文是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表明《宽容》一书宗旨的。那么,现在我想让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一个无知的山谷,守旧老人以一本神秘的古书统治着无知山谷中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当一位漫游者力尽艰险寻得一片新天地,给大家带回希望时,守旧老人却领着人们以古老的律法处死了先驱者。后来无知山谷中发生的严重旱灾迫使人们走上反抗道路,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走向新生,重建家园,纪念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