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6 12:03: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30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学习目的]
1. 学习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 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学习过程]
(一)简介作者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课文题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思考:
1. 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什么道理?
3. 为了说明道理,作者使用了什么事例?
4.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句? 
(四)生字正音记形: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 bì)       同“弼”              空乏( kōng )
(五)课文分析
第 1 段
1.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 文句梳理: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ǔ)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士
【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
【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
【市】市井之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