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教育2006年的热点评论选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0 23:01: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500字。热点评论选读/中国教育2006年关键词
热点评论选读
【求职百态】
北大女硕士万元购置面试装 多名同学排队借穿
     求职压力竟然拉高“着装”花销。记者日前从西单、王府井、崇文门等商业区了解到,又是一年招聘时,近期买套装的女大学生越来越多,购买的多为400元至3000元之间的职业装。而北大一女研究生更是掏出近万元,购置应聘行头。引来应聘的同学们“排队”借穿这套天价服装。 
    ●学生举动 
万元服装同学排队借穿
为了能给招聘公司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北京大学研究生三年级的张靓(化名)特意花巨资自我包装一把。先是到王府井某商场,一狠心从里到外买了全套服装:衬衫1100元;裤子1200元;上衣2300元;外套3000元,整套下来共花去近8000元。之后,又到西单一百货商场花500元买了一双皮鞋,在中关村商场买了一个700元的皮包。最后一狠心,在另一商场又购买了880元的护肤品套装。 
张靓买到合适“装备”的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就有同学上门借衣。7天里有20多名同学借衣服。张靓特意排了一个“应聘服装外借时间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毕业生都抱有这种心态。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打造求职“行头”,就怕稍有疏忽,在面试中会被“毙”掉。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一间女生寝室里,6名女生把自己面试时穿的衣服挂在一起,以便不同面试时穿。 
  ●企业说法 
衣着得体求职确占先机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从学生到公司职员社会身份的转换,求职成本首先就是“换”服装。对此,在中国服装网工作多年的赵先生表示理解。他认为,人靠衣装马靠鞍。许多企业不会只看大学生毕业时的专业和能力水平,还要看应聘者个人的特质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而得体的衣服是可以把求职者的特质发扬光大的,有利于在求职中占到先机。 
    ●专家观点 
这是“社会病”重要表现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却指出,这是社会浮躁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病”的重要表现。周教授说,在求职难度不断加大、薪水被压低的现实下,大学生也想走捷径,名牌大学毕业生更是如此。而毕业生购买天价行头包装自己,恰恰反映出其脆弱、投用人单位所好的心理。周教授表示,用人单位看中求职者外表这是事实,但如果因此造成毕业生的“病态”心理,必将对青年人身心健康不利,对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有可能因此在毕业生间造成恶性循环。(记者王猛) 
    相关新闻 
智联招聘网调查显示应届生求职经验多吃香
     被视为求职第一块“敲门砖”的简历究竟怎样写才能最得雇主青睐?来自智联招聘网的调查显示,企业最看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