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小题,约3900字,训练基础和提高能力相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李贺小传》练习
安徽省长丰一中 瞿 卫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过亦不复省(xǐng)
B.忽昼见一绯衣人(fēi)
C.天上差乐,不苦也(yuè)
D.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bì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长吉之事尤备。(完整、具体) B.恒从小奚奴,骑距驴。(随从)
C.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停止) D.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长寿)
3.下列句子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状长吉之奇甚尽。 B.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C.研墨叠纸足成之。 D.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4.下列句子中“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 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C.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D.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B.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C.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D.言:“阿 老且病,贺不愿去。”
6.下面对课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构思布局上也是较为特别的,全篇以一“奇”字贯之。
B.在李商隐笔下,李贺的诗歌创作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为文造情,及时捕捉灵感,坚持及时修改整理,为文用心能苦吟。
C.作者着力描绘李贺临终之奇,以此寄托自己的感情,并以现实和幻觉的鲜明对照引出最后一段的一连串质问。
D.末段是李商隐对李贺的议论和观感,并借题发挥,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 "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 " 当召长吉。 "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 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 " 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