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山中访友》案例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3 8:07: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40字。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
——《山中访友》案例分析
嵊泗县菜园中学  张芬儿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常从讲解课题、作者入手,然后是语段的分析,直到文章中心、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课后练习,一道题也不放过。惟恐考试时因为自己没讲到,而使学生不会做。至于对学生,那时所关心的,更多的是他们上课记不记笔记,下课复习不复习。有时候考完,教师常常会陷入这样的疑惑:这道题明明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了。结果还是错得一塌糊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更多的是责怪学生,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如今,新课程已在我校实施一年多,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使我明白:阅读教学必须转变方式,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于是,在教学中,我换了一个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用这种方法上完课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
《山中访友》那一课我是这样上的:先用小学学过的古诗——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导入,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接着让学生想象进山情景,激发情趣,引发学生的想象,学生渐入课堂氛围,在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内容和作者情感之后,师问学生:如何能更深入细致的体会作者的心情,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指导学生:静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并且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也可以联想生活中或者书中,影视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这时学生静心默读,教室里静静的,这安静中却涌动着一颗颗激荡的心灵!于是 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哪一幅画面你最钟情?或者哪位朋友你最喜欢?学生异常活跃 ,举手的学生此起彼伏,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将手举的高高的 ,回答更是精彩分呈。列举如下:
生1:我喜欢写大树的这幅画,大树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露珠和我交换眼神,我变成了一颗树,脚长出根须,头发长成树冠,手变成树枝,思想变成树汁。很神奇,读到这里我好象也变成了一颗树。(王金峰)
生2:我喜欢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老桥坚持着这样的画面,有动有静,非常美。(陆琼洁) 
生3:我喜欢的是作者的朋友白云,她使我心旷神怡。( 张叶)
生:我喜欢的也是白云。她非常纯洁,让憔悴的天空露出湛蓝的笑容,
就象白衣战士,给病人减轻痛苦,使病人露出笑容。(徐笑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