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8500个字。
先民中学2006—2007学年度初三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8分)
1.根据下面文中的拼音依次在文下方格里书写汉字(3分)
如果你到了山上(注:指狼山),特别是当你站在山巅之上,纵目四 (tiào)时,那气势就更加非凡了。这时,你会仿佛觉得,你不是站在一座百多米的小山上,而是置身于九 (xiāo)云外,俯视万里。苍茫天际的江海平原,从你的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一泻万里的滚滚长江,象一条闪光的 (duàn)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气吞三吴,势括八荒,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 (6分)
①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⑤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既写眼前现实,又象征南宋风雨飘摇的处境,巧妙地把梦境和爱国抗敌的壮志有机地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⑥《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广阔胸襟的话是:“ ,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 】
A.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走进大都市的夜晚,我不禁为眼前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所吸引。
C.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D.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4.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作品内容的鲜明差异在于,前者承认英国当时的文明,后者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B.北魏郦道元的《三峡》和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是描写山水的文章,前者侧重于对壮丽山水景色的客观描述,后者则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厌弃之情。
C.《捕蛇者说》和《黔之驴》都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作者都是宋朝人。
D.鲁迅的《故乡》、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三篇短篇小说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5.下面是某报为一篇通讯加的编者按语,在句意和用语上有一些毛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⑴本文作者是原新华社驻贝鲁特记者。⑵他在任期内,⑶亲眼目睹了贝鲁特这座昔日闻名遐迩的中东小巴黎,⑷在近日连年内战中,⑸被毁坏的面貌,⑹回国后写了这篇通讯。
修改:
①将 句中
②将 句中
③将 句中
6.语文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4分)
德国汉学家炮轰中国当代文学
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狼图腾》让中国丢脸”
2006-12-13 华商网 - 华商报
据报道,在国际汉学界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德国汉学家顾彬,日前接受德国权威媒体“德国之声”访问时,突然以“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相互看不起;……”等惊人之语,炮轰中国文学。
报道称,在接受访问时,顾彬的言辞很激烈。对在中国红极一时的姜戎小说《狼图腾》,
顾彬评价:“这本书让中国丢脸。”但顾彬似乎对中国的当代诗歌比较客气,他说:“中国诗歌方面还有一些不错的、了不起的作家,如欧阳江河、西川等人。”
而对其他文体的写作者,顾彬就没有这么客气了,他说:“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代表德国人说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哪里呢?鲁迅原来很有代表性。现在看看有这么一个中国作家吗?没有。”
顾彬还说:“中国作家对外国文学的理解和了解是非常差的。不少作家认为,学外语会丰富自己的写作。但是,你问(现在的)中国作家为什么不学外语,他会说,外语只能够破坏我的母语。”
对于此事,《佛山日报》(12月12日)刊文称,“德国之声”在采访顾彬时,其中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美女作家”的作品,比如棉棉、卫慧之类,顾彬说她们的作品“不是文学,这是垃圾”。而不是媒体上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顾彬也说了,“中国(中国当代,笔者